田家即事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犂。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垅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悠翠绿的桑树和柳树环绕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傍晚的和风与晴朗的天气正好适合耕种。高高的织布机上还挂着蚕丝制品,走下斜坡时刚好碰到前来送饭的妻子。金黄的杏子挂满枝头,羊奶酪也已熟透;凉爽的麦田里有求偶的野鸡翩翩起舞。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顺应天命,不必迷茫。
去完善
释义
1. 桑柘:桑树与柘树,这里指代桑叶、柘叶等养蚕的原材料。
2. 水蘸堤:水边的堤岸。
3. 晚风晴景:夜晚的风和晴朗的天空。
4. 高机:高高的织布机。
5. 卧蚕子:形容蚕宝宝休眠或静止的状态。
6. 下坂:下坡处。
7. 饷馌: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
8. 杏色满林:杏子成熟的季节。
9. 羊酪:奶酪的一种。
10. 麦凉浮垅:麦子收割后,地里剩下的秸秆仍然保留。
11. 雉媒:引诱野鸡的鸟,此处指野鸡。
12. 生时乐死:活着的时候追求快乐,死亡来临时也从容面对。
13. 皇天:对天神的尊称,这里寓意天意。
去完善
赏析
《田家即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了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桑叶的翠绿、清风的拂面、阳光的温暖以及农夫的笑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此外,诗中还蕴含着对生命命运的思考,传达出人们应该珍惜当下,努力生活的积极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即事》是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705年),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储光羲在官场担任小官职,但由于正直清廉的性格,他的仕途并不顺利。
当时,唐朝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热衷于田园山水之间的游历,将自然风光和劳动人民的朴素生活融入诗歌创作中。受此影响,储光羲也走出城市,深入乡村田野,用笔墨记录下当时农村生活的美好景象。
在这首诗中,储光羲以亲切的语言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通过对农村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虽然他的官场生涯不甚得意,但通过诗歌,他依然能够展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