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
朝朝暮暮泣阳台,愁绝冰魂水一杯。
巫峡云深迷昨梦,潇湘雪重写余哀。
菊如相得无先意,梅亦倾心敢后开。
恼彻会心黄太史,他花从此不须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阳台:古代神话中,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神女,神女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因以“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此处借指巫山神女对楚怀王的哀怨之情。
2. 冰魂:这里指水仙花的灵魂,表示水仙花的清冷气质。
3.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此处指代巫山神女的住处。
4. 潇湘:湖南省境内的潇水和湘江的并称。此处形容水仙花的花色洁白如雪。
5. 黄太史:宋朝的黄庭坚,曾任国史院编修官,擅长书法和诗词,特别钟爱水仙花。
去完善
赏析
《水仙》是高文虎创作的一首描绘水仙花的诗。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水仙以悲切的感情,表达出对水仙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首联“朝朝暮暮泣阳台,愁绝冰魂水一杯”,点出水仙花每日在阳台哭泣的情景,它的悲哀如同水一样深重。颔联“巫峡云深迷昨梦,潇湘雪重写余哀”,借用巫峡云和潇湘雪的形象,表达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向往和对现实哀愁的无奈。颈联“菊如相得无先意,梅亦倾心敢后开”,写水仙花在菊花之后绽放,与梅花争艳的情景,表明了水仙花的独特气质和高贵品质。尾联“恼彻会心黄太史,他花从此不须栽”,以黄太史对水仙花的痴迷为线索,强调水仙花的高贵品质和独一无二的美,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热爱和赞誉。整首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将水仙花的美丽、纯洁、高尚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仙》是南宋时期高文虎的一首描绘水仙花的诗。高文虎是南宋著名的文人,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水仙花的美好品质和高洁气质。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一时期,高文虎的人生际遇也比较曲折。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十分复杂,他的一生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他曾担任官员,但因政治斗争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金国入侵中原,导致南宋王朝的建立。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一时期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许多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涌现出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