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花开花落尽由风,数日荣衰事不同。
庭下晚来犹可玩,绿苔芳草缀残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儿盛开与凋落全由风掌控,几天的繁荣和衰落各有千秋。
庭院里傍晚时分依然可以欣赏,绿色青苔和遍地芳草点缀着零落的红花。
去完善
释义
1. 花落:比喻事物的衰落或消逝。这里指的是花的凋谢。
2. 由风:随风的意愿。这里指花朵的开放和凋谢受风的影响。
3. 数日:几天时间。这里指花开花落的短暂过程。
4. 荣衰:繁荣与衰败。这里形容花开花落的不同阶段。
5. 庭下:庭院之中。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点。
6. 晚来:傍晚时分。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的景象。
7. 犹可玩:仍然可以欣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落花景象的喜爱之情。
8. 绿苔:绿色的青苔。这里形容庭院中植被繁茂的景象。
9. 芳草:茂盛的草。这里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色。
10. 缀残红:点缀着凋零的花瓣。这里表示落花在绿色植被间增添了几分色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落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循环及人生哲理的感慨。起句“花开花落尽由风”点明了诗歌的主题——生命的无常与不可把握。接下来的“数日荣衰事不同”则进一步描述了生命的荣辱变化,指出无论繁华还是衰落,都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而“庭下晚来犹可玩”中的“玩”字,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达观态度: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种种变化,保持欣赏和玩味的心态,也就能够化解许多烦恼。最后一句“绿苔芳草缀残红”则是通过对景物细腻的描绘,更生动地呈现了生命虽然消逝,但仍在无形中滋养着自然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在观察、体验自然界生命轮回中的乐趣。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揭示了生命无常的道理,又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抒情性和哲理性的巧妙融合,使诗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花》是宋代诗人释智圆的杰出之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1279年的宋朝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北宋建立、南宋建立等。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的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释智圆(968年—1018年),俗姓徐,字无外,号云门,法名释智圆,是中国宋朝初期的僧人、诗人和学者。他在年轻时就出家为僧,后来成为佛教禅宗五山十刹之一的天童山的住持。他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是这首《落花》更是广为流传。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智圆的生活和创作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佛法的真理,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释智圆通过对落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