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诗
守钱虏,抱官囚。
铜山富埒国,金印班彻侯。
宛其死矣人入室,不义而富嘻云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守财奴,抱着官职不放的人。
他们的财富与整个国家相比也不逊色,金印在朝堂上闪耀。
这些人死后,他们的财产被别人收入囊中,这些不义之财只会像浮云一样消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五七言诗:一种诗词形式,每句有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
2. 俞德邻:南宋诗人,字子才,号北湖居士,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
3. 守钱虏:指那些只懂得守着钱财过日子的人。虏,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奴役”。
4. 抱官囚:指那些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沦为囚徒的人。
5. 铜山富埒国:形容家财富可敌国,埒,意思是相等。
6. 金印班彻侯:指佩戴金印的显贵官员。彻侯,古代的一种封爵。
7. 宛其死矣人入室:这句诗句出自《诗经·小雅·苕之华》,原意是说,一个人去世了,他的财产被他人占有。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不义而富的人。
8. 不义而富嘻云浮:指那些不道德地获得财富的人,他们的财富如同浮云一般短暂。嘻,嘲笑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三五七言诗》的标题来源于该诗的韵律结构:每句五言、三句一章、共七章。这种诗体形式在古诗中较为罕见,但这首诗却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以“守钱虏”和“抱官囚”开篇,既讽刺了那些守着钱财不放的守财奴,也揭示了官员们的贪腐形象。接下来两句,通过“铜山富埒国”和“金印班彻侯”的描绘,进一步表现出他们的奢华生活。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四句里揭示了这些人的命运。他们最终会像“宛其死矣”的人一样被世人遗忘,而那些靠着不义手段获得的财富,就像漂浮在天空中的云一样虚无缥缈,无法长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五七言诗》是南宋诗人俞德邻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国不断南下侵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俞德邻正经历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然而,由于他在任期间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最终遭受到排挤和陷害,被迫辞官回乡。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俞德邻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都融入到了这首古诗的创作中。他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将自己的遭遇和感慨融入了诗句,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