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寓怀
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
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
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
唯有报恩心未剖,退居犹欲佩芄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为什么会遇到这些当官的人,朝廷上下的官员和皇亲国戚各有各的欢喜。
他们敢在仕途上力争上游,还觉得自己身份尊贵像老虎一样。
早晨要砍柴去山谷深处,晚上在家生火取暖,这样的生活清苦寒冷。
只有一颗感恩图报的心没有被剖开,想要退居山林过安宁的日子,还希望像佩戴香草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
去完善
释义
《洛下寓怀》注释:
1. 洛下:即洛阳,唐朝东都所在地。这里指作者在洛阳的住所。
2. 胡为:为何。
3. 遭遇:遭遇的机会,这里指做官的机会。
4. 孰:谁,哪个。
5. 朝野:朝廷和民间,泛指整个社会。
6. 君亲:君主和父母,这里指皇帝和官员。
7. 各自欢:各自欢喜,意指各人都有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8. 敢向官途争虎首:敢于在官场争夺权位。虎首,比喻权力地位。
9. 嫌:嫌恶,嫌弃。
10. 身累:身体劳累。
11. 爱猪肝:唐代杜甫诗《赠卫八处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之句,这里以猪肝喻指官僚们的日常饮食。
12. 冰霜谷口晨樵远:早晨去山谷砍柴,迎着风霜。冰霜,形容寒冷的天气;谷口,山谷入口处;晨樵,清晨砍柴。
13. 星火炉边夜坐寒:晚上在炉边坐着,感受到星火带来的寒冷。星火,闪烁的小火光;炉边,炉子旁边。
14. 报恩心未剖:报答恩情的心愿尚未实现。剖,分析,理解。
15. 退居:辞官回乡。
16. 芄兰:芄兰草,古人佩带的一种香草,寓意高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薛能在洛阳寓居时的感慨。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和处境的不满。他在诗中讽刺了那些为了权力和地位而不择手段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渴望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
在诗的第一联,诗人以“胡为遭遇孰为官”发出质疑,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不满。他觉得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无法摆脱权力和地位的诱惑。紧接着,诗人用“朝野君亲各自欢”来形容当时社会的风气,暗示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诗的第二联,诗人以“敢向官途争虎首”表示自己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但他又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会带来身心的疲惫,因此发出了“尚嫌身累爱猪肝”的感慨。这里的“猪肝”象征着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暗示了他对物质利益的鄙视。
在诗的第三联,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洛阳寓居的环境。他以“冰霜谷口晨樵远”形容自己清晨砍柴的艰辛,又以“星火炉边夜坐寒”描述自己夜晚独坐火炉边的寒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艰苦生活的承受,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在诗的最后一联,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忘报恩的心情,尽管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争,但仍有责任去回报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以“退居犹欲佩芄兰”表达了在隐居生活中仍要坚守道义的决心。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个人心境,揭示了作者在面对权力诱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立场和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洛下寓怀》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40年前后,当时唐朝正处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薛能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沧桑变化。
在这个时期,薛能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没有取得功名。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在洛阳居住期间,目睹了繁华的洛阳城逐渐衰落,心中充满了感慨。
与此同时,晚唐时期的洛阳城曾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破坏,洛阳城的地位逐渐下降。这使得薛能在创作《洛下寓怀》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