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标题包含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子忙碌,黄莺慵懒,花朵凋残,正是堤岸边的柳絮飘飞的季节。它们轻轻地飞舞着,落在青翠的树林中,完全没有任何才华和思想。闲暇时顺着游动的蜘蛛丝,静静地靠近深深的院落,白天长而门户紧闭。靠近珍珠帘子的地方,柳絮松散地飘落,即将落地的时候,又被风吹起来。 华丽的床上,美人正在睡觉,她奇怪春天的衣服为什么会被雪花沾上。绣花床上瞬间铺满了香球,刚刚圆满却又破碎了。不时看到蜜蜂儿,身上沾满了轻盈的粉末,鱼儿在池塘里游动。遥望章台路漫漫,骑着金色马鞍的人四处游荡,眼中满是泪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燕忙莺懒芳残:指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燕忙莺懒表示燕子忙碌,黄莺懒散;芳残指花草凋零。 2. 堤上、柳花飘坠:堤上指河边的堤岸;柳花飘坠表示柳絮随风飘落。 3. 轻飞乱舞:形容柳絮轻盈飞舞的姿态。 4. 点画青林:指柳絮轻轻地点在绿色的树林上。 5. 闲趁游丝:游丝指在空中飘荡的柳絮。这句表示柳絮悠闲地漂浮在空中。 6. 静临深院:指安静地靠近幽深的院子。 7. 日长门闭:指白天时间变长,院落的大门紧闭。 8. 珠帘散漫:指珠帘随意地垂下。 9. 垂垂欲下:形容柳絮慢慢地下落。 10. 依前被、风扶起:指柳絮被风吹起,再次飘扬在空中。 11. 兰帐玉人睡觉:兰帐指用香草制成的帐子;玉人指美丽的女子。这句话描述了美人在兰帐中休息的场景。 12. 怪春衣、雪沾琼缀:指美人春天的衣物上沾满了柳絮,像雪一样洁白。 13. 绣床旋满:绣床指装饰华丽的床铺;旋满指很快就铺满了柳絮。 14. 香毬无数:香毬指古代用来熏香的球形物体;无数指数量很多。 15. 才圆却碎:形容柳絮刚刚聚成圆形,马上又破碎开来。 16.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指蜜蜂时而飞起,沾上了柳絮。 17. 鱼吞池水: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 18. 望章台路杳:章台路是汉代长安城的一条繁华街道;杳表示看不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遥望远方的繁华街道的心情。 19. 金鞍游荡:指骑着马四处游玩。 20. 有盈盈泪:形容眼泪充盈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词作。开篇以“燕忙莺懒芳残”来形容春天的尾声,展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色。紧接着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轻飞、飘坠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接下来,通过描写游丝、深院、珠帘等元素,展现出词人在暮春时分宁静的心境。而兰帐、春衣、绣床等意象则传达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此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动植物的特性,如蜜蜂粘轻粉、鱼儿吞池水等,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 结尾部分,词人通过对章台路的遥望,表达了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既有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是宋代词人章楶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068年左右。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章楶创作这首词的时间段里,正值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章楶本人在官场上的表现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矛盾。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眷恋。 章楶生活在北宋年间,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诗歌和散文在当时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章楶受到了这些文人的影响,他的作品也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此外,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士人阶层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于个人情感的抒发都比较自由。这使得章楶能够在作品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