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夕阳楼

标题包含
夕阳楼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被誉为“小李杜”之一(另一位是杜牧)。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想要询问那孤独的大雁将飞往何方?可我自己也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只觉得岁月悠悠漫长。
去完善
释义
孤鸿:孤单飞翔的大雁,此处比喻漂泊不定的人;悠悠:形容时间久长、漫长无尽头。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以景入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哀愁。首句“花明柳暗绕天愁”利用对比手法,把鲜明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忧郁情绪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接着,“上尽重城更上楼”描述了诗人不断攀登的行为,象征着他对于突破现状、寻求出路的努力。最后两句“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孤鸿去向的疑问映射出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困惑,以及面对未知命运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心境。整体而言,《夕阳楼》不仅展现了李商隐精湛的艺术技巧,也深刻反映了他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李商隐身处晚唐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当时他已步入人生的中后期,经历了诸多仕途坎坷与人生失意。此诗作于荥阳,那时萧侍郎(萧澣)治理荥阳之时。李商隐登上夕阳楼,面对着眼前花明柳暗的景象,内心被一种深沉的愁绪所笼罩。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个人命运如同孤鸿般飘忽不定,于是在这高楼之上,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惆怅与迷茫的诗篇,借以抒发自己对身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