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庸太丞昌朝守邠州
风霜乌府不谋身,丞掾鸿枢号得人。
九转已欣丹换骨,一麾聊免甑生尘。
时今关陇烟云静,地古岐周气俗淳。
正恐暂均劳逸去,肯容文酒恋朱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薛景庸:名字,指代人物。
2. 太丞:古代官职名称。
3. 昌朝:地名。
4. 邠州:唐朝时期的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咸阳市彬县。
5. 乌府:古代对官署的称谓。
6. 丞掾:古代官职,泛指各级官员。
7. 鸿枢:比喻国家重臣。
8. 九转:丹药的制作过程,这里用来形容改造筋骨的过程。
9. 一麾:挥动旗帜的动作,这里表示短暂担任职务的意思。
10. 甑生尘:形容厨房无人使用,炊具闲置的场景。
11. 关陇:古代地域名称,包括今甘肃、陕西一带。
12. 岐周: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宝鸡市附近。
13. 正恐:只怕。
14. 暂均劳逸:暂时均衡劳逸。
15. 文酒:文人聚会时的饮酒活动。
16. 朱轮:古代显贵所乘马车上的红色轮子,这里代指权贵的身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薛景庸太丞昌朝守邠州》,作者是刘挚。首句“风霜乌府不谋身”,描绘出薛景庸太丞在风雨飘摇的宦海生涯中坚守职责,不为自身利益而谋私的形象;次句“丞掾鸿枢号得人”,赞颂了薛景庸身为太丞,善于选拔人才,使他们得以在朝廷中发挥作用的才能。
接下来的两句“九转已欣丹换骨,一麾聊免甑生尘”,意为薛景庸在多年的历练中,已经磨砺出坚韧的品格,就像丹药修炼换骨般令人欣喜;而他赴任邠州时,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如同使闲置的甑子免于积灰。
第四句“时今关陇烟云静,地古岐周气俗淳”,描述了当时关陇地区的宁静与安定,以及邠州作为古代岐周的所在地,民俗淳朴。最后一句“正恐暂均劳逸去,肯容文酒恋朱轮”,表示薛景庸太丞明白公务繁忙,无法将时间和精力放在饮酒作乐上,表达了对他严肃工作态度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薛景庸太丞昌朝守邠州》,是由北宋著名文人刘挚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960-1127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诗歌成为士大夫阶层表达政治理想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主要形式。
在那个时候,作者刘挚正在朝廷任职,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一员,他亲眼目睹了薛景庸治理邠州的功绩和成果。薛景庸以清廉公正的形象,以及他对百姓的关爱赢得了刘挚的尊敬和赞美。因此,刘挚创作了这首诗,以此表达对薛景庸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的见解与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