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父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渔父二首 其二
红蓼白苹岸,清风江月明。 万波千尺动,四海一沤轻。 浊酒醉独酌,鲜鱼饥旋烹。 兴来歌欵乃,烟雨过前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蓼草和白色的蘋果生长在岸边,清风吹拂在江水与月光之中。 万顷波涛如同千尺高的波澜涌动,整个海洋如同一颗轻盈的泡沫。 浊酒使我沉醉,独自品尝;新鲜的鱼使我饥饿,迅速烹饪。 兴致来了就唱起“欵乃”之歌,烟雨飘渺间路过前方的水边平地。
去完善
释义
1. 红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秋天变红,被称为“水红”。 2. 白苹:即浮萍,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水生植物。 3. 清风:清凉的风。 4. 江月:江河的月色。 5. 万波千尺动:形容水面波光粼粼,波涛起伏。 6.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7. 一沤轻:形容江湖中水面上的一粒泡沫,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8. 浊酒:混有渣滓的酒,也泛指一般的酒。 9. 鲜鱼:新鲜的鱼。 10. 饥旋烹:意谓肚子饿了就立刻烹煮。 11. 兴来歌欵乃:兴趣来了就唱起渔民的歌谣。
去完善
赏析
《渔父二首 其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诗的开头,作者以“红蓼白苹岸,清风江月明”两句描绘了江边的美景:红蓼、白苹相映成趣,清风拂面,江月明丽。这种美景让人陶醉其中,心旷神怡。 接下来,“万波千尺动,四海一沤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千尺波浪在眼前涌动,而四海之大,不过如同一粒水泡般轻盈。这种对比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渺小和无常,也反映出诗人超脱尘世纷扰的胸怀。 随后,“浊酒醉独酌,鲜鱼饥旋烹”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他用浊酒犒赏自己的辛勤劳作,用新鲜的鱼抚慰自己的饥肠辘辘。这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兴来歌欵乃,烟雨过前汀”描绘了诗人兴致高涨时唱起歌谣的场景。此时的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烟雨之中,歌声在水面上飘荡,如同清风拂过水面,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他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父二首·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薛季宣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8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宋金和议刚刚达成,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然而,这个时期的南宋仍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扰,民众生活并不富裕。 薛季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地方官吏,后因不满朝廷的腐败而辞官回乡。在回乡的日子里,他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渔父二首·其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渔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薛季宣认为,渔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能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心灵的宁静。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许多士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