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帅参追和东坡雪韵
学舞腰支束素织,回旋似怯晓风严。
飘窗淅沥暗投璧,洒研纷披冻着监。
应有饮羔围暖帐,谁怜雀啅寒檐。
凭栏独耸诗肩瘦,对立西山玉几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学习舞蹈身姿柔美,翩翩起舞如同在清晨寒风中畏缩的女子。窗户旁传来细雨滴答声,像偷偷地把明珠掷在地上,落在砚台上,洒满书卷,犹如翻阅一卷冰冷的书页。应该有人围着暖和的炉火吃着羊肉,谁会可怜那屋檐下冷得瑟瑟发抖的麻雀呢?独自站在栏杆边,诗人消瘦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他正对着西边山顶上那如玉般的尖峰吟唱。
去完善
释义
1. "学舞腰支束素织":此句中,"学舞"是动词,表示学习舞蹈;"腰支"指腰肢,"束素织"为名词短语,其中"束素"意为紧束衣带,"织"意指布匹、织物。所以此句大意是:学习舞蹈的女子们紧紧束着衣带,显得柔美而纤细。
2. "回旋似怯晓风严":此句中,"回旋"是指舞蹈动作的旋转,"怯"是害怕的意思,"晓风严"是指早晨的寒风很冷。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跳舞的女子们在旋转时似乎因为怕冷而显得有些畏缩。
3. "飘窗淅沥暗投璧":"飘窗"是形容窗户,"淅沥"是拟声词,模拟雨声,"暗投璧"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故事,这里可以理解为形容雨水的降落。所以这句的大意是:窗外的雨水沙沙作响,如同黑暗中投下的玉璧一般。
4. "洒研纷披冻着监":"洒研"指研洒,即研磨散开,"纷披"是分散的样子,"冻着监"是形容砚台被冻结。所以这句的意思是:研开的墨水分散在砚台上,但由于天气寒冷,砚台被冻结了。
5. "应有饮羔围暖帐":"应有"是一种猜测的说法,"饮羔"是冬天吃羊肉的习俗,"围暖帐"是指围着暖和的被子。所以这句的大意是:人们应该会在温暖的环境中享受美食。
6. "谁怜雀啅寒檐":"谁怜"是疑问的语气,表示谁会对……感到同情,"雀啅寒檐"是指寒冷的屋檐下,麻雀找不到食物。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谁会关心那些在寒冷的屋檐下找不到食物的麻雀呢?
7. "凭栏独耸诗肩瘦":"凭栏"是站在栏杆旁,"独耸诗肩瘦"是指独自站在那里,肩膀瘦削,显得孤独。所以这句的意思是:我独自站在栏杆旁,肩膀瘦削,显得孤独。
8. "对立西山玉几尖":"对立"是指面对,"西山"是指西边的山,"玉几尖"是指玉石桌子的尖端。所以这句的意思是:我面对着西边的山峰,面前的玉石桌子显得尖锐。
去完善
赏析
《和邓帅参追和东坡雪韵》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冬日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中“学舞腰支束素织”一句,以拟人手法描绘了雪花飞舞的情景,形象生动。接着“回旋似怯晓风严”则表现了雪花的轻盈与畏冷,展现出冬天的寒冷氛围。
紧接着的“飘窗淅沥暗投璧”、“洒研纷披冻着监”进一步刻画了雪花飘落的情景,其中“飘窗”一词强调了雪下得大而急,同时“暗投璧”、“冻着监”等词句则表达了雪给人们带来的寒冷感。
然后,在“应有饮羔围暖帐”一句,诗人通过想象人们在冬日里取暖的场景,表现了对生活温暖的向往。紧接着的“谁怜雀啅寒檐”则以疑问句式表达了对寒冷的同情以及对生命力的敬佩。
最后,在“凭栏独耸诗肩瘦”、“对立西山玉几尖”两句,诗人通过对自己独自欣赏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立傲岸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邓帅参追和东坡雪韵》是南宋诗人陈元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元晋正处于南宋政局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的金国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普遍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渴望恢复国土、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陈元晋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苏东坡诗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家国情怀。苏东坡在当时被誉为文坛泰斗,他的诗词作品广受欢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元晋作为南宋文人,受到苏东坡诗风的熏陶,以追和东坡雪韵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位前辈大师的敬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