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年

标题包含
中年
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谷(851年-910年),字守愚,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他的籍贯是江西宜春,出生于书香世家。 郑谷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59年)中进士,历任京兆尉、都官郎中等职务。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为直言不讳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无边无际的秦地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彩,新年的气象扑面而来;正值人生中年阶段。情感丰富却无奈花不能言,愁绪初开才知酒能缓解苦闷;青苔铺满了整面墙壁寻找旧时的宅第,春雨绵绵让人在夜晚回忆田园生活。我在这个年纪开始欣赏和喜爱诗歌的创作,想尝试修改前面写的几联诗句来加以改进。
去完善
释义
1. 漠漠秦云澹澹天:形容天空中的云层与天空的景致。漠漠,广袤无垠的样子;秦云,指陕西一带的天空;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2. 新年景象入中年:这句是说新年的气氛已经过渡到了中年时期。 3. 情多最恨花无语:对花寄托了深厚的感情,却只能沉默无言。 4. 愁破方知酒有权:忧愁的时候才知道酒有多大的魅力和力量。愁破,意思是排遣忧愁;有权,有力量。 5. 苔色满墙寻故第:寻找旧宅,只见墙壁上爬满了青苔。苔色,苔藓的颜色;满墙,形容苔藓生长茂盛;故第,指的是作者故乡的老房子。 6. 雨声一夜忆春田:整夜都在倾听雨水敲打的声音,让人想起春天的田野。 7. 衰迟自喜添诗学:年纪虽然大了,但自己的诗歌才能还在增加。衰迟,意指年龄增大;自喜,自我欣赏;添诗学,提高自己的诗歌素养。 8. 更把前题改数联: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修改几联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中年”,诗人以他特有的敏锐和深沉,表达了他在新年之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漠漠秦云澹澹天”描绘了新年之际广阔无垠的天空,既象征着生活的宽广无垠,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惆怅。次句“新年景象入中年”则点出了诗人的年纪和生活经历,流露出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抒发了他的情感体验。他感叹花朵虽然美丽却无法言语,正如人们有满腔情感却难以言说;而借助于酒的微醺作用,诗人得以暂时忘却烦恼,揭示了酒在解忧中的作用。这两句将诗歌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 紧接着,“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诗人通过对故第苔色的描绘和对春雨的回忆,表达了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苔色和雨声既是自然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两句,“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诗人以年老体衰的自嘲口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一种达观态度。他认为尽管自己年岁渐长,但增添了许多人生感悟,这对于他创作诗词是有益的。同时,他也表示会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以求完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年》是唐朝诗人郑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此时正值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 郑谷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中年人生心境的复杂和无奈。他当时已经40多岁,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仕途并不得意,长期沉浮下僚,壮志难酬。在这个时期,唐宣宗虽然在位时,曾试图整顿朝政,抑制宦官势力,但成效有限,无法扭转唐朝衰败的大势。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郑谷通过《中年》一诗,描绘了自己在中年时期的迷茫、忧郁和对生活的感慨。他用“满头白发催将去,镜里相看只自怜”的形象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唐朝末年知识分子的心态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