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台夜雨

标题包含
天台夜雨
瘴海远黏天,山城入暝烟。 春潮生蛤晕,夜雨长蜗涎。 灯几花时落,风帘客未眠。 平生怀此地,今夕意茫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暮色中的烟雾与天空相连,山城渐渐被黑暗笼罩。 春天涨潮时水生物活跃,夜晚的雨滋生了许多蜗牛的痕迹。 灯火在风中摇曳,看花了眼,使得访客无法入眠。 平时就很喜欢这个地方,但今晚的心情却有些迷茫。
去完善
释义
1. 瘴海:指我国南方地区,因为气候潮湿、多雨多雾,所以称为瘴海。在这里指的是天台山所在的地理环境。 2. 山城:这里指的仍然是天台山所在的地理环境,因为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山区,所以称之为“山城”。 3. 蛤晕:指春天潮水上涨时,海滩上的蛤蜊壳被冲刷出来的现象。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潮水和天台山的关系。 4. 蜗涎:指蜗牛爬行时留下的黏液。这里用来形容春雨连绵的景象。 5. 灯几花时落:形容灯光在风雨中闪烁不定,像是花朵凋谢。 6. 风帘:指风吹动门帘或者窗户帘。这里用来描绘风雨中的景象。 7. 平生怀此地:表示自己一直都很向往这个地方。 8. 今夕意茫然:表示现在来到这个地方,心情却变得迷茫起来。
去完善
赏析
天台夜雨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夜晚,诗人置身山城的景象,感受到一种迷蒙的意境。诗歌中描述了远方的瘴气、弥漫的雾气、涌动的春潮、活跃的蜗牛以及闪烁的灯火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则通过“茫然”一词得以体现,让读者不禁对诗人的心境产生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歌以婉约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在某个时刻的独特感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台夜雨》是南宋诗人姚宽的作品。姚宽出生于公元1105年,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他青少年时期,金兵攻破了汴京,使得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南宋并没有能力抵抗金兵的侵略,因此国家的命运十分危急。在这种背景下,姚宽立志要报效国家,于是投入军旅,参与抗金斗争。 在公元1129年,也就是姚宽34岁的时候,他因病离开军队,回到了家乡天台。这一年冬天,他在家中欣赏了一场美丽的雪景,写下了这首《天台夜雨》。这首诗表达了他在战乱中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和平、盼望家园重建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