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庭洞天

标题包含
金庭洞天
嵩高秀入洛川清,鹤去云归冷玉笙。 霜白金庭今夜月,流风依约有遗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华镇"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可能所处的时代、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资料。
去完善

译文
嵩山峻峭与洛水相辉映,宛如仙境;白鹤飞翔,仿佛仙乐飘然而至。月亮照耀着宫殿如霜,寒风中似乎还回荡着那远古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庭: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代华山的西峰。 2. 嵩高:即嵩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附近。这里用以代指华山。 3. 洛川:洛水,源于陕西洛南县,流经陕西省东南部和河南省西北部。这里用以形容华山的高峻清澈。 4. 鹤去云归:指仙鹤飞去又飞回的情景,象征着修道者的修行生活。 5. 冷玉笙:指用玉石制作的箫笛等乐器,吹奏时发出清凉的声音。这里用以形容月色下的静谧氛围。 6. 霜白:指月亮在秋天升起时的明亮月光。 7. 遗声: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声音或传说。这里用以形容诗人对古人隐居生活的怀念。
去完善
赏析
《金庭洞天》这首古诗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色,通过对比嵩高的峻峭与洛川的清秀,以及鹤去云归的动态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首句中的“嵩高”暗指道家修炼之地,而“鹤去云归”则寓意着神仙的离去。接下来两句中,诗人用“霜白金庭今夜月”和“流风依约有遗声”传达了秋天的寒冷与寂静,也暗示了道家文化的传承。整首诗以恬淡闲适的笔触展现出了一幅优美的秋日画卷,让人陶醉其中,领略到诗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对道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庭洞天是宋代诗人华镇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6年,正值北宋灭亡和南宋初立的历史转折点。在这段时间里,华镇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他本是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名书生,因战乱而流亡江南,最终在杭州定居。在这个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世的沧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剧变的时期。北宋的灭亡使得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陷入混乱,南方的南宋政权虽然暂时稳定了局势,但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面临着金国的军事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普遍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华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了《金庭洞天》,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金庭”是指古代隐士许由的隐居之地,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俗的精神境界。华镇通过描绘金庭的美景,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