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二首 其二
莫遣寒林一片飞,要看缟练粲仙衣。
故烦诗伯来传令,为勒风师少霁威。
水部五言谁举似,孤山一径久湮微。
总输桃杏快涂抹,占定春光不放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让这片寒冷的树林飘飞,要看那如仙子般洁白的衣服。因此,劳烦诗人过来传达命令,让风吹得稍小一些。在水部的五言诗中,谁能提及这个情景?孤独的小径已经被遗忘很久了。桃花和杏花抢先占领了春光,没有给其他留下余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秦秘监:秦桧,南宋大臣,曾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即宰相)。在诗人张扩所处的时代,他已被贬为民。
2. 次韵:作诗时依次用原诗的韵脚。
3. 莫遣:别让。
4. 寒林:指冬天萧条的景象。
5. 缟练:比喻白云或白梅等洁净之物。
6. 粲:鲜明。
7. 仙衣:仙女所穿的衣服,此处借指梅花。
8. 故烦:特意麻烦。
9. 诗伯:诗中的主角,这里指梅花。
10. 勒风师:制止风力的意思。
11. 水部五言:唐代杜甫咏梅的五言诗《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寄梅使君见寄》,其中有一句“东阁官梅动诗兴”。
12. 举似:告诉别人。
13. 孤山一径:孤山是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岛,因梅花而著名。这里暗指北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孤山种梅养鹤。
14. 湮微:衰败。
15. 总输:总是输给。
16. 桃杏:桃杏树,此处指春天里盛开花朵的树木。
17. 占定:占据。
18. 春光:春天的阳光,象征生机和活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张扩的作品,通过描绘梅花的特点和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梅花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
首句“莫遣寒林一片飞”,以富有动感的笔触刻画了梅花飘落的景象,强调出梅花飘逸的气质。接下来的“要看缟练粲仙衣”则用精美的丝绸来形容梅花的白净,展现了梅花高雅、脱俗的形象。
第三句“故烦诗伯来传令”中的“诗伯”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将自己比作传达命令的使者,传达了希望风神收敛威力,让梅花尽情展示其美丽的愿望。
第四句“水部五言谁举似”是借用唐代杜牧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咏梅诗句的自信。第五句“孤山一径久湮微”则借用了宋代林逋隐居杭州孤山的典故,象征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
最后两句“总输桃杏快涂抹,占定春光不放归”笔锋一转,表达了虽然梅花的花期短暂,但终究可以独占春天的美丽,突显了梅花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热切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秦秘监山中观梅二首 其二》是南宋词人张扩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1159年左右。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的局势下,南宋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均处于动荡之中。
此时的张扩虽任秘监一职,却远离权力中心,屈居山林之间。他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曾担任地方官职,后因得罪权臣而遭贬谪。然而,他在生活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寄情山水,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初期,文人士大夫普遍具有遗民情怀,他们关注国家的命运,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在这种环境下,张扩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宋代文人喜爱梅花,以梅花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这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