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标题包含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 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 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 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 逸老诚云福,遗形未免贫。 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 静想忘年契,冥思按武晨。 连宵洽杯酒,分日掌丝纶。 蠹简书陈事,遗孤托世亲。 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全球崇尚文雅,但真正的高尚在于质朴真诚。 曾经惋惜那些如同鸡与鹤混杂的人,整天都在计较得失与优劣。 辞藻华丽的词人、诗人,忠诚进谏的士大夫。 胸怀宽广,志趣高雅的同道中人,是古代的典范。 悠游林下的生活诚然是一种福气,但也难免有一些清苦。 追求名声不过是一片荒芜的草地,而被埋没的人才就像是被尘土覆盖的宝玉。 安静的回忆着遗忘的美好时光,冥思苦想那武艺精湛的早晨。 几个夜晚围坐在一起痛饮美酒,白天则忙于处理政务。 被遗忘的历史事件还藏在古籍中,孤儿寄托了世上的亲情。 前代的贤者们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叹,而并非只有我独自哭泣。
去完善
释义
1. 夫君:敬称对方,这里指乔公。 2. 混鸡鹤:形容才德高低不同者共处。鸡鹤,分别象征平庸与杰出。 3. 淄磷:指黑白分明的事物。 4. 离骚客:源自《离骚》的诗人。 5. 谏诤臣:敢于向皇帝直言劝谏的大臣。 6. 道家侣:修习道家学问的朋友。 7. 标格:风格,风度。 8. 忘年契:年龄差距较大的朋友。 9. 按武晨: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之一。 10. 丝纶:古人写字用的绢绸。这里代指朝廷政事。 11. 蠹简书陈事:用虫蛀过的简册记载往事。 12. 世亲:有血缘关系的人。 13. 沾巾:因悲伤而流泪。
去完善
赏析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以“哭”为名,实为悼念和赞美乔公之作。诗歌情感真挚深沉,用语婉约凄美,流露出诗人与乔公深厚的交情以及对其品德、才华的敬仰之情。首联“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言世人皆重文雅,而乔公则更显质朴真诚,起笔不凡;颔联“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借鸡与鹤、淄石与磷火之对比,暗喻乔公之高洁品性与才情;颈联“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言乔公既是善写楚辞的文人墨客,又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诚臣子,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素养和政治才能;尾联“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则表示作者虽悲痛不已,但仍因与先贤共哀而略感宽慰,彰显了诗人谦逊有礼的气质。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乔公的一生,寄寓了诗人深深的哀思与崇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文人徐铉创作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创作于959年,当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虽然政治腐败,但文艺界仍然颇为繁荣。 徐铉在这期间任职于刑部,他与乔公同为朝廷官员,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乔公不幸去世,徐铉为悼念这位故友而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歌。 在那个时代,战乱频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徐铉虽然身在官场,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这首诗既是对故友的哀悼,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