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虞使君赋山茶花二首

标题包含
和虞使君赋山茶花二首
眼明绝艳照凋年,傲雪凌霜分外妍。 鹤顶染砂那得似,犀棱削角自苍然。 若为白瑞三科里,独抱丹心一节坚。 岁晚须公与商略,尽渠春书万红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公许(1205-1279),字季与,号沧州,南宋官员、文人。他出生于浙江金华人,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 程公许在南宋理宗时期步入仕途,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秘书郎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眼眸明亮,魅力独具,抵挡得住时间的消磨,在风雪之中,更显得美丽非凡。她的美貌如同鹤顶般难以复制,像犀牛角一样自有其独特的气质。她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就像白瑞图中的佼佼者,坚韧不屈。到了年底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商讨一下未来,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万紫千红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虞使君:指姓虞的官员。使君是中国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2. 山茶花:又称茶花、耐冬等,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色丰富,艳丽夺目。 3. 凋年:指暮年,衰老之年。这里指一年将尽的冬季。 4. 傲雪凌霜:比喻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5. 鹤顶染砂:形容山茶花的颜色鲜艳。鹤顶,即鹤头红,指鹤顶红的花色。 6. 犀棱削角:形容山茶花的花瓣形状。犀棱,即犀牛角;削角,指花瓣的边缘。 7. 白瑞三:不详。此处“白瑞三科里”似指白色茶花中的佼佼者。 8. 独抱丹心:指山茶花坚守自己的美丽。丹心,忠诚的心。 9. 商略:商量。 10. 尽渠春书万红嫣:指春天来临时,各种花朵竞相开放,争艳比美。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茶花的诗。诗人以其独特的手法描绘了山茶花的美丽、坚韧和高贵品质。从“眼明绝艳照凋年”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首先用“眼明”来形容山茶花的鲜艳,接着用“绝艳”来强调其色彩之夺目。而“傲雪凌霜分外妍”则表现了山茶花在寒冬中依然盛开,不畏风霜的品质。 “鹤顶染砂那得似,犀棱削角自苍然”两句则以鹤顶红和犀牛角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山茶花的形态特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茶花的赞美之情。紧接着的“若为白瑞三科里,独抱丹心一节坚”则通过白色的瑞香花与红色的山茶花进行对比,突出了山茶花的独特魅力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诗人以“岁晚须公与商略,尽渠春书万红嫣”表达了对山茶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山茶花的美丽和顽强,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虞使君赋山茶花二首》是南宋诗人程公许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246年,即南宋理宗嘉熙二年。在这段时间里,程公许担任秘书少监、尚书郎等职务,他的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金国的侵略,南宋的国土大大缩小,人民生活在战乱之中。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诗歌创作。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程公许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他通过对山茶花的细致观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程公许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