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 其三
万里边城月,清辉彻北庭。 沙侔霜霰白,圃失蕙兰青。 影乱林筛玉,光长隙透星。 南飞有归雁,羡尔故先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范纯仁(1027年-1098年),字尧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范仲淹的儿子,与父亲同朝为官,有“父子双贤”的美誉。 范纯仁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边境城市上空,明月高悬,照亮了整个北方的庭院。 沙漠中的沙子如同被霜雪覆盖,一片洁白;田地间失去了原本绿意盎然的蕙兰。 月光透过树林,洒落在地面,犹如无数碎玉般斑驳陆离;夜幕中闪耀着星光,穿透那细长的缝隙。 大雁南飞,寻找归宿;它们渴望听到故乡的声音,愿能早日回到故地。
去完善
释义
1. "万里边城月":边城,指边疆的城镇;此处的“万里”指的是距离之遥远。整句意思是:在遥远的边疆城镇欣赏到的月亮。 2. "清辉彻北庭":彻,传递、扩散之意;北庭,古代地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整句意思是:清澈的月光照耀着北庭之地。 3. "沙侔霜霰白":沙,沙漠;侔,相等、相似;霜霰,即霜雪。整句意思是:沙漠中的沙子与降落的霜雪一样洁白。 4. "圃失蕙兰青":圃,菜园子;蕙兰,兰花的一种。整句意思是:菜园子里失去了蕙兰的绿意。 5. "影乱林筛玉":影,月光投射在树林上的光影;林筛玉,形容月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如同玉石般闪烁。整句意思是:月光透过树林的影子变得斑驳,像筛过的玉一般美丽。 6. "光长隙透星":隙,指树叶之间的缝隙;透星,透过星星。整句意思是:从树叶的缝隙中透出的月光映照出了星空。 7. "南飞有归雁":归雁,向南飞翔的雁群。整句意思是:南飞的雁群陆续归来。 8. "羡尔故先听":羡,羡慕;尔,你们;故,所以、因此;先听,事先得知。整句意思是:我羡慕你们能提前听到雁群的叫声,知道它们已经回来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 其三》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边塞夜景,诗人以月亮为核心,结合周围的景物如白沙、菜园、树林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中的"万里边城月"、"清辉彻北庭"两句展示出月光普照大地的壮丽景象,显示了诗人在广阔边疆的无垠夜空下,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沙侔霜霰白"和"圃失蕙兰青"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光照耀下的景色变化,使得原本单调的色彩更加丰富和生动。 接下来的"影乱林筛玉"和"光长隙透星"两句则着重描写了月光在树林间跳跃,以及从树隙间洒落的星光,以此凸显月光的轻盈与流动之美。最后,"南飞有归雁,羡尔故先听"两句则以归雁的形象作为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感叹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以及对周围景物的巧妙运用,传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 其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纯仁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是在公元104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此时范纯仁正担任尚书左丞的职务。在此之前,他曾任知州、御史中丞等职,对北宋时期的政治、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在这一时期,北宋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寄情山水、崇尚隐逸之风。范纯仁在政治生涯中,既有身为大臣的抱负和担当,也有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他以中秋赏月为引子,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身处庙堂之高而心系江湖之远的胸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