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剑门
众水东瞿峡,连山北剑门。
地非甘习坎,天欲护全坤。
直上云千尺,中间月一痕。
客怀无柰恶,索酒自招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切都在奔腾不息的大江流向东方的瞿峡之中,所有的山脉都汇聚在北方的剑门。
地势并非甘愿被限制在这里,而是上天的安排希望保护整个大地。
视线直上的地方,云朵有千尺之高,月亮就像细长的伤疤一样悬浮其中。
面对这样宏大的景色,游客的心情也感到无奈和苦恼,只能借酒浇愁,抚慰自己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1. 重过剑门:诗人再次经过剑门关时所做。
2. 众水东瞿峡:瞿峡位于四川巫山县,长江三峡之一。这里指众多水流向东流向瞿峡。
3. 连山北剑门:剑门关是古蜀道中的险隘。这里指山脉向北延伸直至剑门关。
4. 地非甘习坎:“坎”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水,寓意艰险。这句话是说,这个地方并非甘愿接受习坎的命运,即遭遇艰难险阻。
5. 天欲护全坤:“坤”也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地。这是说,上天想保护这片大地。
6. 直上云千尺:形容山峰之高,直插云霄。
7. 中间月一痕:月亮在夜空中,就像山峰之间的一道痕迹。
8. 客怀无柰恶:作为过客,对这里的感情复杂,无法言说。
9. 索酒自招魂:索要酒来安慰自己,希望找到情感寄托之处。
去完善
赏析
《重过剑门》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对剑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联“众水东瞿峡,连山北剑门”,描述了剑门的地理环境,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险峻。瞿峡和剑门都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关隘,水流湍急,群山环绕,地势险要。
颔联“地非甘习坎,天欲护全坤”,借用《易经》中的卦象来阐释剑门的地势。习坎象征着险阻,而全坤象征着大地,这表达了诗人认为剑门的天险并非人们所乐于接受,而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以保护大地。
颈联“直上云千尺,中间月一痕”,进一步描绘了剑门的高耸入云和雄伟壮观。同时,“月一痕”则暗示了即使在这样的壮美景色中,也依然有人世的沧桑和悲欢离合。
尾联“客怀无柰恶,索酒自招魂”,表达了诗人感慨世事无常,唯有借酒消愁,怀念故人的情感。这既是诗人在旅途中表达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过剑门》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金人南下,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然而,南宋朝廷并没有力挽狂澜,恢复中原,而是偏安江南一隅,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这种局面让许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纷纷投身抗金事业。
洪咨夔就是其中之一。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报国。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愤而辞官回乡。在这首诗中,他以剑门为象征,表达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剑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战乱的沧桑变迁。洪咨夔再次经过这里,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战乱景象,以及自己为国家前途担忧的心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