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道中病目
今年已作暗寒食,此日正如盲老翁。
病眼昏昏迷白黑,幻花隠隠出青红。
人歌人哭千家里,春雨春晴一梦中。
会放目光牛背上,转头何事不成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年的寒食节已经过去了,今日感觉如同一个年迈的老者失去了视力。
我这只病眼中的世界混沌不清,黑白不分,虚幻的花影在一片朦胧中显现出色彩。
人间的歌哭之声在这千万户人家中回荡,仿佛是一场春天的梦境在雨晴之间不断变换。
或许当我将目光放到那背着牛的耕者身上时,一切烦恼都将消散于空中。
去完善
释义
1. 今年已作暗寒食:今年的寒食节已经过去了。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的节日。
2. 此日正如盲老翁:今天像是一个老眼昏花的老人。
3. 病眼昏昏迷白黑:形容眼睛生病,看不清颜色。
4. 幻花隠隠出青红:形容眼花,出现各种颜色的幻觉。
5. 人歌人哭千家里:家家户户有人唱歌有人哭泣。
6. 春雨春晴一梦中:春雨和晴天都像是梦中的景象。
7. 会放目光牛背上:牛背上的小孩会给人带来希望。
8. 转头何事不成空:回首过去,一切都成了虚幻。
去完善
赏析
《寒食道中病目》是宋朝诗人赵鼎臣的一首描绘自己生活境遇和心境的诗。此诗通过描述寒食节的景象和自己的病目情况,传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困境与希望。
首联“今年已作暗寒食,此日正如盲老翁”,表达了诗人今年的寒食节过得很昏暗,犹如一个老眼昏花的老人一般。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颔联“病眼昏昏迷白黑,幻花隐隐出青红”,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病眼中的世界:黑白混淆,色彩变幻。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病目的现实状况,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困扰和挣扎。
颈联“人歌人哭千家里,春雨春晴一梦中”,则把视角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家家户户的歌声哭声、春雨春晴的交替变化,都在诗人的感知之中。这句诗让读者感到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关注着人间百态。
尾联“会放目光牛背上,转头何事不成空”,透露出诗人的乐观态度:他相信自己的病目终将恢复,就像小牛在牛背上成长一样。诗人表示,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何必为眼前的困境而忧虑呢?
综上,这首《寒食道中病目》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尽管生活中存在诸多困苦,但诗人坚信,只要坚持和努力,总会迎来希望的曙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鼎臣(1059-1147),北宋末年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才横溢,闻名于世。这首《寒食道中病目》即出自他的手笔。
赵鼎臣生活在北宋末年的动乱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极为复杂。这首诗作于1147年,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局势仍未稳定,战乱和灾难频发。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自己在寒冷冬天中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疾苦。
赵鼎臣在宋代历史上颇具影响力。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曾任尚书左仆射,后因其耿直的个性得罪权臣秦桧而被罢官。这首诗正是他在政治斗争中所遭受挫折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总的来说,《寒食道中病目》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期,赵鼎臣在这一时期饱受政治斗争之苦,同时又关注民生疾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