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标题包含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抚州府临川人。 晏殊自幼聪明过人,5岁能诗,7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查看更多
Metin&Sima
去完善

译文
应当相信,世间纷扰之事何时才能真正结束呢?
Metin&Sima
去完善
释义
浮生:指虚幻短暂的人生。
Metin&Sima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画鼓声中昏又晓”开篇,通过晨昏交替的意象点明时间的流逝,奠定了全词感伤却不失豁达的基调。上阕从时光催人老入手,表达了作者对于青春易逝的叹息,但随即以“求得浅欢风日好”展现了一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则用音乐渲染出超脱尘世的氛围,将情感推向高潮。 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绿水悠悠天杳杳”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永恒。接着,“浮生岂得长年少”再次强调生命的短暂,引出最后两句劝慰之语:“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这是对现实的一种释然,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智慧总结。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既有对时间流逝的哀叹,又有对生活本质的洞察。晏殊以其特有的优雅笔触,在有限的文字中传达出无限的人生况味,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Metin&Sim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晏殊身处朝廷高位却历经宦海沉浮。此时的他已过中年,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有了更深的体悟。在一次宴饮或闲居时,耳畔传来画鼓声声,昼夜交替的景象触动了他的感慨:岁月无情地催人老去,而人们所能把握的不过是眼前片刻欢愉。于是,他借渔家傲这一曲调,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融入词句之中,既有对青春易逝的叹息,也有对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的劝勉。
Metin&Sim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