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曲 其二
君心似明月,月缺应再圆。
但令黄河水,到海还上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内心如明亮的月亮,即使有残缺也能再度圆满。只要黄河的水流能够一直流向大海,那么就会有重新奔上天空的一天。
去完善
释义
《长门曲 其二》刘攽注释:
1. 刘攽(bān):北宋著名文人,曾参与修编《资治通鉴》。
2. 长门曲:古乐府诗题,多描写宫怨情事。
3. 君心似明月:以明月的圆缺比喻君王的心意变化。
4. 月缺应再圆:指月亮即使出现亏损,也会在一定时间后恢复圆满。这里暗示希望君王回心转意。
5. 但令黄河水,到海还上天:这句是诗人利用自然景象作比喻,表达对君王心愿实现的愿望。黄河水是往东流入大海的,诗人却设想它逆流而上,隐喻愿望虽然困难重重,仍抱有实现的希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月亮的盈亏比喻君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期待君主能够回心转意的心情。首句“君心似明月,月缺应再圆”点明主题,用月亮的起起落落来隐喻君心可能发生的改变,虽然暂时缺损,但总归有再圆满的时候。
接下来的两句“但令黄河水,到海还上天”则进一步升华了这个主题。诗人借用黄河水的奔流不息,形象地表达了只要保持希望,总会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就像黄河水一样,尽管流向大海,但它仍然会重返天空,意味着事情总会发生转机。
全诗通过简单的描绘,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寓情于景,寓意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门曲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9年前后,即北宋仁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刘攽身处庙堂之上,担任尚书省的官员,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屡次遭贬谪,空有满腔壮志却无法实现。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期,内政外交皆有一定程度的困局。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旧两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尽管刘攽并非党争的中心人物,但他作为一位关注国家命运的士人,依然深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这首《长门曲 其二》既是诗人抒发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那个特殊时代的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