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剑歌

标题包含
古剑歌
寒江九月雷殷空,落日倒射千山红。 江头树木半倾倒,衮衮不尽洪涛风。 风中有物如长戟,电光忽来倾霹雳。 雨罢晴开不复知,乃是潜蛟倚长石。 苍皮半卷颇飞动,澁藓中开欲跳掷。 青荧野火下绝水,夭矫长烟转空壁。 天生神物有时出,岁月飘流为谁得。 铜花欲尽秋水浑,尚有千年妖血痕。 向来天地亦儿戏,俄顷变怪徒纷纭。 君不见丰城之来亦不久,宝气何为上牛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九月的寒风在江边翻滚,太阳即将落下,映照着满山的红色。河岸边的树木有一半已经倒伏,汹涌的波涛伴随着狂风滚滚而来。风中似乎有种东西如同长戟一般,电光一闪,似乎有雷霆般的震天之声。雨后初晴,人们并不知道那其实是潜伏在水中的蛟龙靠着巨石。青苔上的生物半卷着身体,似乎随时准备跃起。明亮的野火照亮了干涸的河流,烟波流转,映照在远处的山壁上。这些神奇的生物偶尔出现,岁月流逝,它们又去了哪里呢?铜矿逐渐耗竭,河水变得浑浊,却仍然留下千年的痕迹。天地之间的变化就像孩子们的游戏一样快速而简单。你看,丰城的宝藏不也是这样吗,它的光辉为何能闪耀到天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剑歌: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剑为主题或背景。 2. 吕本中:南宋诗人,文学家,字居仁,号紫微,世称东莱先生。 3. 寒江:寒冷的江边,这里指江水寒冷的环境。 4. 九月雷殷空:描述九月的雷雨天气,天空阴暗如同打雷一般。 5. 落日倒射千山红:夕阳西下,阳光照在千山上,使山峦呈现出一片红色。 6. 江头:江河的源头,这里指江河岸边。 7. 树木半倾倒:形容树木被大风吹得歪斜的景象。 8. 衮衮:水流不断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风势之大。 9. 不尽洪涛风:形容波涛汹涌的海浪。 10. 有物如长戟:形容雷电交加,仿佛有怪物手持长戟出现。 11. 电光忽来倾霹雳:闪电划过天空,犹如雷霆万钧。 12. 雨罢晴开:雨后初晴,天空放晴。 13. 潜蛟倚长石:暗指古剑深藏于巨石之中。 14. 苍皮半卷:形容剑鞘上的锈迹斑驳。 15. 涩藓中开:比喻剑刃在湿润的苔藓中若隐若现。 16. 青荧野火:形容夜间闪烁的微弱火光。 17. 绝水:形容古剑处于孤寂之地。 18. 夭矫长烟:形容烟雾缭绕的幽深环境。 19. 空壁:空旷的墙壁。 20. 岁月飘流:时光流逝。 21. 为谁得:表示无法得知宝剑的主人是谁。 22. 铜花欲尽秋水浑:形容剑身上的铜锈逐渐脱落,露出清澈的剑身。 23. 妖血痕:象征宝剑曾经的辉煌战绩。 24. 向来:从前,过去。 25. 天地亦儿戏:寓意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26. 俄顷:片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27. 变怪徒纷纭:表示自然界发生各种奇异现象。 28. 丰城之来亦不久:典出“剑阁丰城”的传说,讲述宝剑的出土过程。 29. 宝气何为上牛斗:寓意宝剑的神奇力量,可以引起星象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界奇景的诗篇。开篇以九月寒江的雷声、落日的红光和江头的狂风为主要背景,展示了一幅壮丽且富有神秘感的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揭示了江风中那形似长戟的神秘物体,原来是隐藏在长石上的“潜蛟”。而它周围的苍皮、澁藓、野火和长烟等元素,使得这个场景更加生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探讨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道理。他认为神物出世往往伴随着岁月的变迁,而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历史遗迹也见证了这一过程。同时,诗人还提到自然的神奇变化,旨在表明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人类应该敬畏并探索它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述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观,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宇宙奥秘和生命起源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剑歌》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5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此时,国家动荡不安,金兵入侵,战乱频繁。 吕本中是南宋著名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变迁。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族的苦难。他的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了南宋文人的爱国情怀。 在《古剑歌》中,吕本中以古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将古剑视为勇士的象征,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整旗鼓,保卫国家。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