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琼台

标题包含
琼台
台岭周回八百里,琼台中立许谁登。 宵分疑有群仙集,月白风清最上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台岭四周绵延八百里,琼华台中伫立等待谁来登。 夜色时分仿佛有众仙聚集,月光皎洁、风轻云淡就在最高层。
去完善
释义
1. 琼台:指美丽豪华的建筑物或美好的境界。 2. 台岭: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南部的天台峰。 3. 宵分:即半夜,午夜时分。 4. 群仙:这里泛指神仙,比喻地位显赫的人。 5. 月白风清:形容夜景美好,月色明亮,微风轻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琼台》,是一首描绘琼台景观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想象,运用优美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琼台的壮观景象。 首句“台岭周回八百里”,通过描述琼台的庞大占地面积,展现了琼台的宏伟气势。这里的“八百里”并非实指,而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琼台的辽阔与壮丽。 接着,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提出疑问:“琼台中立许谁登?”意思是,如此壮丽的琼台,有谁能够登上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做了铺垫。 在颔联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琼台的景象。他想象在夜晚时分,琼台上似乎有一群仙人聚集,这里的风清月明,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种描绘,使得琼台变得更加神秘和美丽。 最后一句“月白风清最上层”,通过对月亮、清风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琼台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既是对前面描绘的总结,也是对琼台美景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琼台》是宋朝诗人赵抃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59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嘉祐年间。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 在诗人生涯中,赵抃历任地方官吏,颇有政绩。他曾倡导清廉政治,治理百姓有方,深受民众爱戴。然而,他一生宦途多舛,多次被贬谪,这也让他对世事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这种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人生哲理和深沉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宋代文学逐渐走向成熟,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中,诗歌方面,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等著名文人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歌。这首《琼台》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描绘琼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