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
秋河一滴露,夜堕即珠然。
吹入玉盘里,走盘如许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界美景的古文诗。诗句中描述了秋天河流上晶莹的露珠,在夜晚降临之际就像珍珠一样璀璨夺目。它们随风飘入白玉般的盘中,使得盘子转动起来如此圆润。这首古诗用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凉与宁静。
去完善
释义
《露珠》:这是一首描述露珠的诗,作者是白玉蟾。
1. 秋河:指银河,这里用来比喻露珠的清澈和晶莹。
2. 一滴露:指在秋季清晨凝结在植物上的露水。
3. 夜堕:指夜晚降落。
4. 珠然:形容露珠如同珍珠般圆润。
5. 吹入玉盘里:指露珠被风吹落在地面或植物上。
6. 走盘:指露珠在平滑的表面上滚动。
7. 如许:如此。
8. 圆:形容露珠的形状。
去完善
赏析
《露珠》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咏物诗,以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展现露珠的特点和形态。诗人将露珠比喻为“秋河一滴露”,形象地表达了露珠的纯净和晶莹剔透。在夜晚降临时,露珠凝聚而成,宛如珍珠般美丽。然后,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进一步展现了露珠的动态美:露珠被轻风吹入盘中,犹如在盘子里滚动的小球,留下一连串美丽的圆晕。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对露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露珠》这首诗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白玉蟾之手。据史书记载,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白玉蟾正身处动荡的南宋时期。当时,金国南侵,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而白玉蟾本人也是命运多舛,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走上了游历四方、广交朋友的道路,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
在这段时间里,白玉蟾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然而,在这首《露珠》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白玉蟾对短暂生命和美好时光的感慨。正如诗中所写:“秋来草上露,颗颗坠明月。”这些露珠就如同人生般短暂而美好,让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