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城枕汝水寒日水涸清浅可爱原父与郡守泛舟川上甚有佳境以书垂报缅想胜游因形短什
积水寒收潦,深渊浄见沙。
冷光怜玉洁,清鉴绝毫差。
鸥鸟居相乐,渔樵近有家。
济川新剡木,载石去乘槎。
树影鱼鳞密,城阴瓠子斜。
夤缘忘向背,顷刻变烟霞。
练白翻云叶,金镕荡日华。
照心同不隠,涤虑爱无邪。
客醉风吹酒,归迷斗转车。
林宗昔无暇,范蠡去空赊。
凫雁晴余喜,波澜雪后佳。
谢塘芳草梦,依约向无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水面因寒冷而逐渐收紧成激流,深邃的河道显露出了河底的细沙。冷冽的光线映照着如玉石般洁净的湖面,清澈的湖水让人看不出丝毫差别。海鸥在此处悠然自得,渔船、樵夫也各自找到了家的感觉。湍急的溪流中刚刚砍伐的新木漂浮着,人们用它们来搭建木筏。树木的影子与游鱼的鳞片在阳光下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城市一隅的瓜棚倾斜出一片宁静的角落。攀附其上的藤蔓让一切显得亲密无间,不知不觉之间,周围的景色已经变得如梦如幻。洁白的云雾如同棉絮在空中翻腾,阳光照耀下,金色的光线在其中荡漾。这样的美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让他们抛却杂念,回归纯真的状态。那些沉醉于风景中的游客们,被微风轻轻吹动着发丝;回家的路上,因为欣赏这美丽的画卷而忘记辨别方向。那个曾经的林宗,他的生活曾是如此的完美无暇;那个曾经归隐的范蠡,他的离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水鸟们在晴天里欢快地嬉戏,波涛在雪后愈发显得美丽动人。谢塘边的芳草像梦境一样让人向往,那无边的美好让人无法抗拒。
去完善
释义
1. 蔡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部;
2. 汝水:即汝州之水,位于河南省中部;
3. 清浅:清澈的水流;
4. 原父:人名,李原父,此诗作者的朋友;
5. 郡守:地方长官;
6. 垂报:表示敬意的一种回信方式;
7. 缅想:追思往事;
8. 胜游:愉快的旅游;
9. 短什:短篇的诗;
10. 积水:积水的地方;
11. 潦:雨后涨水;
12. 深渊:深潭;
13. 净:清澈;
14. 玉洁:比喻美好的事物;
15. 清鉴:清澈的水面;
16. 毫差:一点点的差别;
17. 鸥鸟:海鸥;
18. 居相乐:相处愉快;
19. 渔樵:渔夫和樵夫;
20. 济川新剡木:用剡木制成的渡船;
21. 载石去乘槎:指乘坐竹筏;
22. 树影鱼鳞密:形容树木繁茂,像鱼鳞一样紧密;
23. 城阴:城墙的影子;
24. 瓠子斜:指倾斜的葫芦形状;
25. 夤缘:攀援;
26. 向背:面向或背对的方向;
27. 顷刻:很短的时间;
28. 烟霞:云雾;
29. 练白:白色的丝绸;
30. 翻云叶:像云彩一样翻动;
31. 金镕:金色的河流;
32. 荡日华:太阳的光辉;
33. 照心:内心的光明;
34. 涤虑:清除杂念;
35. 无邪:没有恶意;
36. 客醉:客人喝醉了;
37. 风吹酒:被风吹动的酒旗;
38. 归迷:归途迷茫;
39. 斗转车:北斗七星的移动;
40. 林宗:东汉末年的隐士;
41. 昔无暇:曾经没有时间;
42. 范蠡:春秋时期的谋臣;
43. 去空赊:离去之后无处可寻;
44. 凫雁:野鸭和大雁;
45. 晴余喜:晴天后的喜悦;
46. 波澜雪后佳:雪后的浪花;
47. 谢塘:池塘的名字;
48. 芳草梦:春天的梦;
49. 依约:仿佛;
50. 无涯:无尽的远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出清澈、宁静的水乡风光。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体现出游人兴致盎然的状态;颔联和颈联运用丰富的细节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湖面、岸边停泊的小船以及鸟儿和水边人家和谐共处的美景;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刘攽在晚年写下了这首《蔡州城枕汝水寒日水涸清浅可爱原父与郡守泛舟川上甚有佳境以书垂报缅想胜游因形短什》。这个时期是刘攽生活较为安稳的时期,他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为朝廷谏言献策。然而,由于诗人生平未留具体年表,具体时间已无法准确考证。
在蔡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任职期间,刘攽与时任郡守一同欣赏美景,他们的生活虽不显贵却安逸。这首诗描绘了他们在闲暇时游览山水之间的情景,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乐观心境和自然情怀。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出当时北宋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氛围,文人雅士能安心畅游山水之间,或抒发内心情感,或表达生活态度。总体来看,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