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雁

标题包含
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小西丸
去完善

译文
故乡遥远在何方,我心中归乡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地蔓延开来。在这个淮南的秋日雨夜,我在书房里倾听着南飞的雁群带来的声音。
小西丸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故园:故乡,指诗人的家园。 2. 眇:模糊不清。这里指诗人远望故乡,但视线已被暮色所遮,难以看清。 3. 归思:思归之情。 4. 方:正在。 5. 悠哉:长久的样子,表示思念之情深切。 6. 淮南:这里指安徽一带,是诗人的家乡。 7. 秋雨:秋天的雨水。 8. 高斋:指诗人所在的住所。
小西丸
去完善
赏析
《闻雁》是一首描绘游子思乡的诗歌,诗人借鸿雁南飞的季节特征抒发了浓浓的乡思之情。在诗中,“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两句以询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故乡遥远、思念无期的感慨。紧接着“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以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一个阴雨的夜晚,诗人在高处的小屋里聆听大雁的哀鸣,这无疑加深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西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韦应物的《闻雁》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开元盛世”的繁荣之后,朝廷逐渐陷入腐败,安史之乱爆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韦应物虽然出身世家,但由于生逢乱世,家道中落,人生际遇颇多坎坷。 面对动荡的社会和自身命运的起起落落,韦应物寄情山水,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自己听到大雁南飞时的感慨:"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诗人以大雁的迁徙为契机,感叹自己的故乡已经变得遥不可及,而归家的渴望却越发强烈。 此外,韦应物还描述了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里提到的"淮南"是安史之乱的战争区域之一,诗人通过描绘南方阴雨连绵的夜晚,以及在这个时刻突然传来大雁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气氛和对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的情感。 总的来说,《闻雁》这首诗反映了韦应物在那个时代的内心情感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他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回归宁静生活的愿望。
小西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