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洞庭十二偈 其五

标题包含
洞庭十二偈 其五
禺中巳,樵夫来说人间事。 六月江头兵未休,尽向众生心上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午后时光,听闻樵夫闲谈世间百态。 六月的江畔战事仍未止息,给众生心头带来无尽愁绪。
去完善
释义
《洞庭十二偈 其五》是宋僧释怀深创作的一首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此诗以樵夫的视角讲述民间的战乱之苦。 1. “禺中巳”:指时间,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禺中”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表示日出的位置,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时间的词汇。 2. “樵夫”:砍柴的人,这里代表普通的百姓。 3. “六月江头兵未休”:意指六月的江边仍在进行战争,士兵无休止地战斗。这里的“六月”并非实指六月,而是泛指夏季或者战争的炎热时期。 4. “尽向众生心上起”:意思是这些战争带来的痛苦都在民众心中引起深深的忧虑。“众生”是对所有生命体的总称,这里指代广大的民众。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与民生痛楚的诗篇。诗人通过樵夫的口吻,诉说了人间的悲惨景象:六月时分,战火依然弥漫在江边,百姓的生活被战火无情地撕裂。这种痛苦并非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诗人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使得这首诗歌成为了揭示战争残酷和人道关怀的有力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洞庭十二偈 其五》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怀深之手。怀深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高僧,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本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但怀深在洞庭湖一带游历时留下诸多诗篇,因此推断此诗很可能创作于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战事频发;另一方面,朝政腐败、农民起义不断。作为一位有责任感和担当的高僧,怀深目睹了社会的种种苦难,于是以诗明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诗歌中,怀深借洞庭湖的美景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通过对洞庭湖水的描写,表达了人生如同流水般无常的道理。同时,他也通过比喻手法,传达了人们对功名富贵的痴迷犹如水中月、镜中花的虚幻。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深沉反思,无疑反映出怀深在动荡时局下的悲悯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