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郊居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
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
簷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
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旁高楼的绿色掩映,令人心伤的春色似乎遥不可及。
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细雨低垂的帘幕下,园林里的花朵绽放出淡淡的光彩。
屋檐下的燕子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新生的小燕子展翅飞翔;水流的痕迹刚刚淹没去年的沙滩,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个偏远的地方,长者们的车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满地都是随意生长的杂草和弯曲的小径。
去完善
释义
【柳外楼高绿半遮】柳外:柳树之外;楼高:高楼;绿半遮:绿叶半遮着窗户。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之外的高楼上,绿叶半遮着窗户。
【伤心春色在天涯】伤心:悲伤;春色:春天的景色;天涯:天边的意思,指远离故乡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触景生情的感慨。
【低迷帘幕家家雨】低迷:低垂;帘幕:窗帘帷幕;家家雨:家家户户都在下雨。这句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象,家家户户的窗帘都低垂着,外面正下着小雨。
【淡荡园林处处花】淡荡:轻松舒适;园林:花园;处处花:到处都有花儿开放。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园里的花儿都竞相开放。
【簷影已飞新社燕】簷影:屋檐的影子;已飞:已经飞来;新社燕:刚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已经从南方飞回来了。
【水痕初没去年沙】水痕:水面上的波纹;初没:刚刚开始消失;去年沙:去年的沙滩。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水面上的波纹刚刚开始消失,沙滩也开始显露出来。
【地偏长者无车辙】地偏:地处偏远;长者:有德行的人;无车辙:没有车马经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他住在偏远的地方,所以很少有车马经过。
【扫地从教草径斜】扫地:打扫地面;从教:任从,任凭;草径斜:杂草丛生的道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宁愿在杂草丛生的道路上行走,也不愿意去迎合世俗。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郊居景象的诗,诗人在此抒发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感慨。首先,“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两句描述了郊外春天的景色:柳树成荫,绿意盎然,但诗人的心情却是伤感的,因为春色似乎遥不可及。紧接着的“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则具体描绘了春雨过后,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园林里的花儿开得正盛。诗人巧妙地运用“低迷”和“淡荡”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春雨带来的宁静气氛。
然后,“簷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两句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燕子在新筑的巢穴中飞舞,河水上涨淹没了去年的沙滩。这里的新社燕和水痕,都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表明季节的更替和生命力的延续。
最后,“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由于地处偏远,很少有人来打扰,所以诗人才可以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任草地上的小路蜿蜒曲折。这两句体现出了诗人身处繁华之外,享受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郊居》是南宋著名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5年(南宋孝宗淳熙二年),正值吕本中晚年时期。在这一年里,他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远离了政治斗争的纷扰,这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体验自然界的美好。
在这个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外有金人侵略,内有奸臣当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吕本中却在这个特殊时期选择隐退,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他的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吕本中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他笔下的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而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他却选择了隐居于田野,这表明他对名利和地位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暗示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