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标题包含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
行年四十髪已斑,似梦非梦寄人间。 数日秋风稍强健,闲寻戒律过南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沈辽,字睿达,唐朝末年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主要活动在今中国东北地区一带。 沈辽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沈庆之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名将,曾任安东都护府都督。沈辽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逾四十头发渐白,犹如在梦中度过人生。 几日的秋风使我精神稍微好些,闲来无事遵循着戒律信步走过南边的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行年:走过的岁月,这里指年龄。 2. 髪已斑:头发已经花白。斑,斑点,这里指白发。 3. 似梦非梦:形容人生如梦的感觉。 4. 戒律:佛教的清规戒律,这里指佛教教义。 5. 南山:即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沈辽在拜访水心寺的住持芝上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的沉思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行年四十髪已斑”通过描述自己的年龄和头发斑白这一现象,暗示诗人已经开始步入中年阶段,并对过去岁月的流逝产生感慨。接下来的一句“似梦非梦寄人间”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生活似乎是一场梦境,但又并非完全虚幻,个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有喜有悲。 然后两句“数日秋风稍强健,闲寻戒律过南山”描述了诗人在秋日的天气中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健康,他在这时候怀着闲适的心情去探访水心寺,向芝上人学习佛教的教规与哲学。诗人用“过南山”来表示这个过程,借景抒情,使得诗更加富有画面感,传达出山水之间寻找内心宁静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水心寺访芝上人》是北宋诗人沈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即宋仁宗皇祐二年,此时沈辽正处于青年时期,人生阅历尚浅。 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崇尚禅宗佛教,而水心寺则是当时著名的禅院之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江之畔。沈辽在这首诗中以“白云岩”、“古藤萝”、“松竹深”等词描绘了水心寺的清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佛教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在这一时期,沈辽受到了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名家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逐渐形成,并开始受到世人关注。然而,由于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曾一度因政治原因而被流放至海南,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