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眺有感

标题包含
野眺有感
流落复蹉跎,生涯总几何。 羁游故交少,归思夜深多。 纵目怀青岛,遥天浸白波。 谁令贪眺望,到处被诗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绍嵩,俗姓李,字继嵩,号晓堂,又号石楼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2世纪中后期。 释绍嵩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处漂泊又浪费光阴,这一生还能有多少呢? 在外漂泊老朋友很少,夜晚思念故乡的心情更浓。 放眼望去是美丽的青岛,遥远的天际弥漫着白色的浪花。 是谁让我贪恋这风景,让我的心灵饱受诗意熏陶。
去完善
释义
1. 流落:指四处漂泊、生活无定。 2. 蹉跎:指浪费时间,错失良机。 3. 生涯:指生活、经历。 4. 几何:多少的意思。 5. 羁游:指离家在外,四处漂泊。 6. 故交:旧友,昔日的朋友。 7. 归思:想家的心情。 8. 纵目:放眼远望。 9. 青岛:指现在的青岛市,在北宋时期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渔村。 10. 遥天:远方的天空。 11. 白波:指浪花,波浪。 12. 眺望:向远处看。 13. 被诗磨:意思是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野眺有感》是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作品,该诗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漂泊流离的生活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格调高昂,展现出诗人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与执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流落复蹉跎,生涯总几何”,诗人以“流落”和“蹉跎”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艰辛与磨难。诗人在这两句中提出了一个疑问:自己的人生究竟有多少美好时光?这既体现了他对过去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忧虑。 颔联“羁游故交少,归思夜深多”,诗人用“羁游”来描述自己四处奔波、无法安定的生活。他感叹道,在这样的生活中,老朋友越来越少,而对故乡的思念却越来越强烈。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在宁静的环境中与朋友相聚,过上安稳的生活。 颈联“纵目怀青岛,遥天浸白波”,诗人纵目远眺,心念故乡,仿佛看到那遥远的海面上泛起白色的波浪。这句诗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谁令贪眺望,到处被诗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他认为,正是由于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使自己在困境中不断磨练自己的诗歌才华。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艰苦生活中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眺有感》是宋代诗人释绍嵩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期,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诗歌艺术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释绍嵩生活在江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他观察着周边的乡村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劳作,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感慨。在这段时间里,释绍嵩经历过人生的起伏跌宕,曾经担任过官职,后辞官隐居于田野乡间。这使得他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在《野眺有感》这首诗中,释绍嵩通过对田野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关爱。他看到了丰收的喜悦,也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朴实生活。这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赞美,使得这首诗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