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
时序倏云迈,隙驹快先驰。四十在眼前,回首百事非。学术无寸进,宦业亦何卑。齿牙半衰豁,种发或染丝。长恐成濩落,老大无补裨。朝夕惕以厉,尚恨驽且疲。晨兴对东旻,再拜双泪滋。誓言毋愧怍,树德以为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飞逝,犹如白驹过隙。四十岁的门槛已经近在眼前,回头看看,许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学问没有显著的增长,官场生涯也显得卑微。牙齿逐渐松动,头发也开始变白。害怕成为无所作为的人,年纪大了却没有什么贡献。我日夜警惕自己保持勤奋,却还是觉得自己如同疲惫的马儿般无力。清晨起来面对东方的天空,再次鞠躬并流下泪水。发誓不再感到愧疚,树立美德作为目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初度:指四十大寿。
2. 时序:指季节更替。
3. 倏:迅速的。
4. 云迈:即“云行”,形容时间流逝。
5. 隙驹:比喻时光飞逝。
6. 百事非:指过去的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
7. 无寸进:没有取得任何进步。
8. 宦业:官职事业。
9. 何卑:指地位低下。
10. 齿牙半衰豁:指牙齿松动,半已脱落。
11. 种发或染丝:头发开始变白。
12. 长恐:担心、害怕。
13. 濩落:同“廓落”,空虚,空疏。
14. 无补裨:无法弥补。
15. 朝夕:每天早晚。
16. 惕以厉:警惕并努力。
17. 尚恨:仍然遗憾。
18. 驽且疲:才能平庸而疲惫。
19. 晨兴:早晨起床。
20. 东旻:东方的天空。
21. 再拜:再次叩拜。
22. 双泪滋:眼泪湿润。
23. 誓言:发誓立愿。
24. 毋愧怍:不要感到羞愧。
25. 树德:培养德行。
26. 为期:作为期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自己四十岁生日之时所写,表达了对于时间飞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学业和事业状态的反思。诗人用"时序倏云迈,隙驹快先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如白马过隙,感叹自己四十载的人生历程如同眼前一瞬。接下来,他回顾过去,发现自己虽然已经年逾不惑,但“百事非”,无论学业还是事业,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在字里行间流淌。“学术无寸进,宦业亦何卑”更是直言不讳地揭示了自己的无奈与无奈。诗人在描述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同时,还表达了对虚度年华的担忧,和对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自责。然而,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种种困境和矛盾,诗人仍然坚定地相信“誓言毋愧怍,树德以为期”,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决心,即使面对诸多困难,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过去的不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初度》是明朝诗人王绅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诗人当时刚刚度过三十岁生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绘自己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诗篇。
王绅生活在明朝中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他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刻苦学习,追求真理,赢得了乡里的赞誉。然而,在科举道路上,他屡次受挫,直到三十岁才考取了举人。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艰辛和世事的无常。
在他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文人墨客们注重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王绅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在这首《初度》中,他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