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合江度周卿以诗相迓次韵
雨满长空水拍畴,荔香松色倚江流。
半窗灯火千年梦,万里风波一叶舟。
谩道班卿若僊去,谁知谢傅正同忧。
西归待我期相告,横被风师三日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满是雨水,积水拍打在田间小路上,荔枝的香气与松树的颜色依偎着江边的流水。隔着窗户透出的一点灯光下,好像映出千年的梦境,行过万里风波的小舟如同一片树叶。让人想起班超仙去的传说,谁知道谢安此刻也正陷入忧愁呢?等待我们回归的那一天互相告知,却被强风连续吹袭滞留了三天。
去完善
释义
1. 雨满长空:字面意思为天空充满了雨水。
2. 水拍畴:河水拍打河岸。
3. 荔香:荔枝的香味。
4. 松色:松树的颜色,这里可能指的是松叶的颜色。
5. 倚江流:依靠在江边流动的水流旁。
6. 半窗灯火:描述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如同点亮的灯火。
7. 千年梦:指长时间形成的梦想或期待。
8. 万里风波:描述水面波纹起伏,看似很远的景象。
9. 一叶舟:形容小船。
10. 谩道班卿若僊去:这句意为虽然班固(一位汉朝文人)已经去世,但他的诗歌仍然流传下来。
11. 谢傅:指南朝诗人谢眺。这里通过他来表达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共同忧虑。
12. 西归:向西行,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方向。
13. 期相告:期待告知对方。
14. 横被风师三日留:被风暂时挡住去路,停泊三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热烈感慨的诗歌。诗人以雨满长空、水拍河岸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宁静的氛围。随后描述的荔香松色,则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强化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诗人借助半窗灯火和万里风波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班卿”和“谢傅”这两个历史人物,表现出对他们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此外,通过描写“风师”阻止他回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整首诗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含有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舟至合江度周卿以诗相迓次韵》是南宋诗人魏了翁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国家内外交困,民生疾苦。
魏了翁在这期间,任潼川府路安抚使,主持四川防务。他积极推行屯田、保甲之法,加强边防建设,保障民生稳定。同时,魏了翁还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他创办了鹤山书院,广纳士人,培养人才,为国家振兴贡献力量。
这首诗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在诗中,魏了翁以舟至合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景画面,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周卿以诗相迓”则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和交流,体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