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务郔求诸己斋
为腹不为目,贵久不贵速。
人皆求其余,我独心易足。
人皆重外慕,我独御其独。
闭门想颜子,黙坐相追逐。
寿夭有定分,箪瓢乃其福。
修身虽多途,要在不远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注重内在不追求外在,重视恒久而不是速度。
大家都在寻求其他的满足,而我只容易内心满足。
大家都看重外在的羡慕,而我只独立掌控自己的生活。
关上门想象颜子的境界,默默坐着品味内心的愉悦。
寿命的长短自有定数,简单的生活才是福气。
修养身心的途径虽然众多,关键是要时刻反思和调整。
去完善
释义
1. 周承务:古代官职名,负责承办公务。
2. 郔:古地名。
3. 诸己斋:某人的书斋或居所名称。
4. 为腹不为目:追求内在的需求而非外在的表象。
5. 贵久不贵速:重视长期效果而非短期成果。
6. 人皆求其余:众人都在追求其他的东西。
7. 我独心易足:我却很容易满足自己的需求。
8. 重外慕:重视外部追求和羡慕。
9. 御其独: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动。
10. 闭门想颜子:闭门冥想,学习颜子的处世态度。
11. 黙坐相追逐:独自静坐,让心灵追逐自己的理想。
12. 寿夭有定分:寿命的长短自有天定。
13. 箪瓢乃其福:吃粗茶淡饭也是一种福气。
14. 修身虽多途:修养身心的方法有很多。
15. 要不在远复:关键在于能够及时反省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人生态度的独特看法。诗歌表达了在追求真理和完美人格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要关注内在的修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指出人们过分追求名利地位,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幸福和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世人的警醒和教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承务郔求诸己斋》是南宋诗人吕本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即公元1127-1164年之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兴起的动荡时期,战争的硝烟弥漫于中原大地。
吕本中本人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南宋初年的社会变革。他曾为官职不高的县丞,也曾在官场中起起伏伏,直至最后辞官归隐。这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见解。在时代的背景之下,他的诗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关注百姓的生活疾苦。
在《周承务郔求诸己斋》一诗中,吕本中以“周承务”比喻那些只求自身安乐的人,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严于律己、不断反省,才能在艰难时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这首诗反映了吕本中对道德修养的关注,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