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人惠茶器并茶

标题包含
谢人惠茶器并茶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椀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三件文雅的事出自哪里?它们如岩石上的花朵,隐藏在烟雾之中。 曾经被西风带走异香,像落叶飘落在人间,月光中度过。 美好的树林里见到了器物,该如何安置呢?就如六角的宝石相互映衬。 现在打开信封的是谁呢?是那个在爱竹山旁住着的老翁。 立刻命令仆人煮茶,一时间,像是苍蝇的嗡嗡声,焦急地等待着茶汤喷出。 经常想念北苑的茶汤滑口甘甜,可是总对乡人寄来的茶叶感到厌倦。 试试你送来的茶叶,真的很好,仿佛沾染了石坑里的雨水。 不怕喝七碗会饿,只觉得清凉解暑。 什么时候才能与爱竹轩的主人对谈,互相品茗、赋诗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三事:指茶壶、茶杯和茶叶。 2. 岩上含章:此处指的是景德镇,位于江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瓷都。 3. 西风:此处的西风指的是诗人在秋天的时候收到了茶具和茶叶。 4. 人寰:即人世间。 5. 美林:此处指的是浙江龙泉县,以产青瓷著称。 6. 六角灵犀:比喻茶壶茶杯和茶叶之间的关系非常契合。 7. 目下:即眼下,现在。 8. 发缄:拆开包裹的意思。 9. 爱竹山翁:指的是诗人自己。 10. 长须:这里是指年老的仆人。 11. 且煎:指烹煮茶水。 12. 一簇蝇声:形容煮沸的水发出的声音。 13. 北苑:北宋时期著名的茶园,位于福建武夷山地区。 14. 滑与甘:指茶水的口感细腻甘甜。 15. 尝厌乡人寄来苦:意思是诗人对家乡寄来的茶叶并不满意,因为它的口感比较苦涩。 16. 石坑雨:指产自石坑的优质茶叶。 17. 七碗: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品茶的过程中,感觉到了茶的香气在口腔中扩散。 18. 清多:指茶具有消暑解渴的效果。 19. 几时对话爱竹轩: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和赠送茶具的人一起品茗论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谢人惠茶器并茶》,是作者黄裳收到友人赠送的茶具和茶叶之后写下的感谢之作。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茶器的赞美、对于茶叶口感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文雅的茶器是从何而来?然后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些茶器来自于山林深处,如岩石上的花朵一样美丽,周围云雾缭绕。这一联为整首诗定下了优雅脱俗的基调。 颔联“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诗人想象茶器曾经被西风带来的异香沾染,如同月光洒落在人间一般美好。这里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茶器以生命和情感。 颈联“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诗人描述了茶器的美丽外观和精湛工艺,表达了自己对茶器的喜爱之情。这一联中,诗人再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茶器比作六角形的灵犀,形象生动。 尾联“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诗人表示,自己期待着与爱竹轩的朋友一起分享这个美好的礼物,一起品茗论诗,享受高雅的生活。这里,诗人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人惠茶器并茶》是北宋著名词人黄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详。黄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年轻时曾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故辞官,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在创作这首诗时,黄裳正值中年,他的诗词作品大多抒发个人情怀,关注社会现实。 北宋时期,茶文化盛行,文人墨客热衷于品茗论道,以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这首诗中,黄裳通过描述友人赠送的茶器与茶叶,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品茶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当时崇尚宁静、和谐的社会氛围中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