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姚氏三头牡丹
姚黄容易雒阳观,吾土姚花洗眼看。
一抹胭脂匀作艳,千窠蜀锦合成团。
春风应笑香心乱,晓日那伤片影单。
好为太平图绝瑞,却愁难下彩毫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姚黄一般人在洛阳观赏,而在我家乡欣赏姚花另有一番风味。一袭粉红宛如胭脂均匀分布得如此艳丽,千株花海簇拥如同锦绣般团团相拥。春风仿佛在嘲笑花蕊散发的香气让人心乱,而清晨的阳光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片片孤独的景象。真想让这太平盛世的美景永远留存,但手中的画笔却无法描绘出它们的美艳。
去完善
释义
1. 姚黄:指名贵的牡丹品种,其花语是富贵荣华。
2. 雒阳观: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都之一,有著名的中国国花园。这里是用洛阳的牡丹花作为比较对象。
3. 吾土:作者所在的地区。
4. 胭脂:古代妇女所用的化妆品,这里用以形容牡丹花的颜色。
5. 千窠蜀锦:形容牡丹花朵繁茂如同锦绣一般。
6. 香心:代指牡丹花的花蕊。
7. 图绝瑞:描绘罕见的祥瑞景象。
8. 彩毫端:画笔端,意指用画笔绘制牡丹花。
去完善
赏析
《题姚氏三头牡丹》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姚氏三头牡丹的美丽景象。诗中首句“姚黄容易雒阳观”表达了作者对姚氏三头牡丹的赞美,并点明了其出类拔萃的地位。接下来的诗句如“一抹胭脂匀作艳,千窠蜀锦合成团”等更是对牡丹花的形态、色彩和整体美感的生动描述。其中“春风应笑香心乱,晓日那伤片影单”则是对牡丹花的情感关照,展示了诗人对花卉世界的独特感悟。最后两句“好为太平图绝瑞,却愁难下彩毫端”不仅赞美了牡丹作为吉祥之花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创作一幅美丽的牡丹画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姚氏三头牡丹》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05年(北宋崇宁四年)。这个时期,黄庭坚正遭受贬谪,被流放到边远地区,但依旧保持了乐观豁达的心态。
在宋代,牡丹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也是宫廷和文人墨客喜爱的花卉之一。因此,牡丹在古代诗词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尤其是在描述庭院景致时。而题咏牡丹的诗歌之中,以姚氏三头牡丹为题的诗歌更是少之又少,可见其珍贵之处。
在这首《题姚氏三头牡丹》中,黄庭坚以其精湛的笔墨描绘了姚氏三头牡丹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的“姚家”是指唐代著名的画家姚崇,他擅长画牡丹,他的画作在当时备受推崇。黄庭坚通过赞美姚氏三头牡丹的美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