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望夜郡寮悉赴盛集羊荆华林伯寿伯安相继见过同登涌月阁待月成拙诗并呈常往来诸友
杖藜欲往叹涂穷,赖有林庐寓此翁。
日暮凭栏看涌月,夜凉开牖濯清风。
浮沉直拟群鸥鹭,冷暖安能效燕鸿。
独酌城南二三子,携棋挈榼笑言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要前往苦日子,幸好有这间小屋可容身。
傍晚倚栏望涌动的月亮,夜晚开窗户吹拂清凉的风。
如同水鸟一样随波逐流,怎能像燕子鸿雁一样适应冷暖?
与二三好友在南城喝酒,带着棋盘和酒具欢声笑语。
去完善
释义
杖藜欲往叹涂穷:杖藜,拄着藜木手杖;涂穷,道路尽头。这句诗意为诗人渴望外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无奈路途艰难。
赖有林庐寓此翁:赖有,幸亏有;林庐,树林中的茅屋;寓,寄居。这句诗写诗人庆幸在树林中的茅屋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日暮凭栏看涌月:凭栏,倚靠栏杆;涌月,月亮升起。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倚栏欣赏月亮升起的情景。
夜凉开牖濯清风:开牖,打开窗户;濯清风,沐浴在清风中。这句表现了诗人夜晚开窗享受凉爽的微风。
浮沉直拟群鸥鹭:浮沉,起起伏伏;直拟,直接模仿;鸥鹭,水鸟。这句表明诗人愿意像群鸥鹭一样过起起的生活,不追求名利。
冷暖安能效燕鸿:冷暖,指生活境遇的变化;燕鸿,即燕子和鸿雁。这句诗表示诗人无法效仿燕子和鸿雁的生活习性,因为它们会随季节迁徙,而诗人却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独酌城南二三子:独酌,独自饮酒;二三子,几个朋友。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城南与几个朋友一起喝酒的情景。
携棋挈榼笑言同:携棋,带着棋子;挈榼,提着酒具;笑言同,谈笑风生。这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一边下棋一边喝酒,大家谈笑风生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四月的晚上与朋友欢聚的情景。诗人手持藜杖,感叹前路艰难,但幸运的是,他有了这些林中的茅庐作为寄托。黄昏时分,他倚靠在栏杆上欣赏涌月的壮丽景色,夜晚凉爽时打开窗户沐浴清风。虽然生活沉浮不定,但他仍愿意像群鸥和白鹭一样自由翱翔;冷暖交替无法效仿燕子和鸿雁的生活节奏。最后,他与二三子在南城的家中独酌,携带着棋盘和酒器,谈笑风生。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达观和对朋友的诚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四月望夜郡寮悉赴盛集羊荆华林伯寿伯安相继见过同登涌月阁待月成拙诗并呈常往来诸友》,是南宋诗人李光在公元1164年四月的夜晚所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作者李光当时任临安知府,他在任期间,积极改善民生,倡导清廉政治。然而,由于他与当时的权臣秦桧政见不合,遭到了排挤和迫害。在这段时间里,李光失去了官职,被贬至临安,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李光与羊荆华林伯寿、伯安等好友在郡寮聚会,共度良辰美景。他们一同登上涌月阁,等待月亮升起,共赏月色。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朋友们的真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