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维杨秋日西郊 其三

标题包含
维杨秋日西郊 其三
潦水初收古涧清,小桥斜倚数鱼行。 神林社日传箫鼓,秋稼如云岁有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潜,俗姓王,字道潜,号参寥子,北宋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苏轼的好友。 释道潜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佛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古涧流水已经消退,小桥倾斜着,鱼儿在水中游弋。在神林村社的节日里,人们传来阵阵箫鼓之声,秋天的庄稼丰收如同云朵一般,每年都有好收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维杨:江苏扬州的别称。 2. 潦水:指积水。 3. 古涧清:清澈的古水沟。 4. 小桥斜倚:形容桥与岸边角度倾斜。 5. 数鱼行:指鱼在水中游动清晰可见。 6. 神林社日:古代春社日的一种活动,祭拜社神的活动。 7. 箫鼓:竹制的吹奏乐器和敲击乐器。 8. 秋稼如云:形容庄稼丰收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维杨秋日西郊 其三》中,释道潜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田园景象。诗的前两句“潦水初收古涧清,小桥斜倚数鱼行”,通过对“潦水初收”、“古涧清”的描述,表现了秋雨过后河水消退,山间小溪变得清澈见底的景色。而“小桥斜倚数鱼行”则描绘了溪边小桥上,人们悠闲地观察着游鱼的情景,表现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的后两句“神林社日传箫鼓,秋稼如云岁有成”,则是通过“神林社日”和“秋稼如云”这两个意象,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在神林社日这一天,人们吹奏箫鼓,庆祝丰收的喜悦;同时,田野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如同云端般茂盛,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整首诗将秋日田园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融为一体,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维杨秋日西郊 其三》是宋代诗人释道潜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释道潜,又名祖珍,字达观,俗姓许,浙江金华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僧侣。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而著称。 在释道潜生活的时代,北宋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僚腐败等。此外,由于北宋疆域较狭小,北方边患严重,民众生活在一定的压力之下。 释道潜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他曾游历全国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遭受贬谪,历经坎坷。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的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维杨秋日西郊 其三》这首诗描述了秋天田野的美景。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切。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释道潜作为一名诗人的才情和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