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没有固定的踪迹,但它们反倒因此拥有了一种自在与洒脱。如果能像浮云那样,也算是一种难得的自由了。

去完善
释义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元无定:本就没有固定轨迹。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质朴却意蕴悠长。开篇两句通过“高楼”与“愁”的对比,将作者试图摆脱忧愁却又无法摆脱的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进一步深化主题,从个人的悲欢扩展到时代的沧桑巨变,令人唏嘘不已。下片则转入议论,“归休去”三字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对仕途的厌倦与决绝。最后以“浮云”为喻,寄托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束缚的超越。全词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在感伤中透出豁达,在失落中孕育希望,堪称辛弃疾晚期作品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人生暮年,具体时间大约在南宋宁宗嘉泰年间。此时的辛弃疾已过花甲之年,历经宦海沉浮,壮志未酬。他年轻时曾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却屡遭排挤打压,目睹山河破碎、故土难收。晚年退居江西铅山,在秋日登高望远之际,感慨人生如梦,忧愁难遣,写下这首充满悲凉意味的词作。词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叹息,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释然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