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
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
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射飞鹰来显示随从狩猎的本领,一同享乐的人们喜欢并驾齐驱。美人睡在身旁显得艳丽,马尾上的响鞭使骏马显得骄傲。华美的房屋里充满了珠宝和翡翠的光芒,幽深的街巷回荡着音乐的旋律。傍晚的春风中,衣襟的香气铺满了整条道路。

去完善
释义
【射飞】狩猎鸟兽。《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禽兽,弃人以谷,伯鲁得其死,叔孙氏得其生。”杜预注:“射飞,逐鸟兽也。”
【侍猎】跟随君王出游打猎。
【行乐】谓及时享乐。《史记·李斯列传》:“今释此而不为,使夫子有众美而不悦,布衣穿褐而庆自由,此其情也。……且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名为百姓之父。然寿不过百年,中道而死,与蝼蚁同矣。庄周以其死名我,何与我争!故日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不乐生时之道,若此之极也,何惠焉。且夫生者一宿之忧也,死者千秋之长夜也。明终始之无异,故放诸于生物之域。使庄周游焉,未能移我易心。然物各有主,唯至人能为其主,而吾未得至也,故游于物之所不得过而游。”
【联镳】并驾而行。镳,马勒。
【荐枕】进献枕头。指侍寝。《战国策·秦策五》:“范睢曰:‘臣,羇旅之臣也,幸得备备数,有顷,闲窃观赵王之意,亦常眄渠宠臣廉颇相如等辈。臣闻王后之亲喻犹傅脂粉涂泽也。今天下太平,秦王之心,欲为武安君。是臣尽节之日,期年而质,可使朝事毕矣。’”
【青蛾】比喻美女。
【鸣鞭】挥舞马鞭。
【曲房】幽深的内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巖宎洞房。”李善注:“巖宎洞房,皆殿名。”
【珠翠】珍珠和翡翠。
【深巷】深邃的小巷。
【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

去完善
赏析
《少年行》描绘了古代少年的生活与风尚。诗句通过“射飞”、“侍猎”、“行乐”等词汇展现了少年英气勃发的形象。同时,以“荐枕青蛾艳”和“鸣鞭白马骄”展示了少年青春豪放的一面。
诗中的“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表现了少年们在幽深的街巷之中,享受着音乐的美妙和珠翠的华贵。而“衣香满路飘”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的风流潇洒。整首诗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行》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此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刘长卿当时在朝廷任职,但由于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睦州司马。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世的沧桑,也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民众疾苦,社会矛盾激化。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唐诗却迎来了另一个高峰,许多优秀诗人都在此期间崭露头角,如杜甫、高适等。他们以诗为武器,反映现实,抒发现实中的痛苦和希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