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

标题包含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
寄语荷郎且缓开,山中衣制要君裁。 不随褦襶势去,待学山阴乘兴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蒲江,是南宋中叶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魏了翁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向荷郎说声慢点开,在山中我正需要你来做衣裳。不要受那无知的势力所驱使,等待一下咱们一起去山里找寻乐趣。
去完善
释义
1. 荷郎:指亲信或仆役,这里借指杨崇庆。 2. 山中衣制:指山中隐士的服饰。 3. 要君裁:意指希望您(杨崇庆)能够照顾我。 4. 不随褦襶势去:意指不去追逐名利地位。 5. 山阴: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6. 乘兴来:意指随着兴致而来,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魏了翁在外舅杨崇庆的邀请下,选择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投入到山中的隐逸生活中。 “寄语荷郎且缓开”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荷郎”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那些渴望归隐的人。诗句中提到的“缓开”意味着诗人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展开隐居生活。 “山中衣制要君裁”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期待。这里的“山中衣制”指的是山间生活的服饰和习惯,而“君裁”则是希望诗人能够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不随褦襶势去”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不屑,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坚定决心。这里的“褦襶”是指无知的、盲目的追求名利的人。诗人表示,他不会像这些人那样盲目地追求名利,而是选择在山中过上隐逸的生活。 最后一句“待学山阴乘兴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提到的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王羲之,他在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兰亭集会时,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王羲之那样,在山间过上充满诗意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168年至1237年之间。作者魏了翁(1178-1237)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父亲魏焘曾任尚书省郎官,母亲黄氏则是杨贵妃的曾孙女。 在这段时间里,魏了翁经历了科举考试失利、官场沉浮等人生际遇。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才华,但因科举未能及第而备受打击。然而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他还曾在地方任职,为百姓谋福利,后因受到权臣排挤而被贬谪。 在魏了翁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入侵、国土沦丧的危机关头。为了保卫国家,朝廷不得不求助于各路诸侯和地方武装。在这种背景下,魏了翁提出了“义兵”的理念,主张依靠民间力量抵抗外敌侵略。这一思想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也为后来的抗金斗争奠定了基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