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晚春雨霁
油云卷尽晓天明,风色融和日色轻。
著处余花知有命,一番绵雨喜初晴。
园林经润春难老,庭馆无尘气转清。
谁道东君忘所属,此时于物特垂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云消散天空亮,风轻云淡阳光柔。
残存的花朵仍绽放,春雨连绵天气晴。
园林润泽春光长,庭院洁净气息清。
谁说春天不眷顾,万物此刻情意浓。
去完善
释义
1. 油云:低而浓厚的乌云。
2. 卷尽:消散。
3. 晓天:清晨的天空。
4. 风色融和:风和日丽。
5. 日色轻:日光柔和。
6. 著处:这里,那里。
7. 余花:剩余的花朵。
8. 有命:生存下去的意愿。
9. 一番绵雨:指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
10. 初晴:刚放晴的时候。
11. 春难老:春天难以逝去。
12. 庭馆:庭院和馆舍。
13. 无尘:没有尘埃,形容空气清新。
14. 气转清:气氛变得清新。
15. 东君:太阳神,此处指春天的阳光。
16. 忘所属:忘记关注自己照顾的事物。
17. 于物特垂情:对万物特别关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放晴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赏。诗中通过对“油云”、“风色”、“日色”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雨过天晴后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以余花、绵雨、春难老、庭馆无尘等元素来传达出他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情,同时表达了他对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赞美。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反衬出天气晴朗时春景之美。最后两句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孕育万物之恩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晚春雨霁》是宋代诗人韦骧的一首描绘雨后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韦骧生活在北宋年间,曾任地方官吏,后因战乱避难于江南。
在这个时代,宋朝正处于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韦骧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和晚春雨霁》这首诗中,韦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宁静的自然景象。他以诗为寄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韦骧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