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红杏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让江边柳树的绿意遮挡住视野,太阳渐渐升高,一只黄莺在树枝上慵懒地休息。一位姑娘认真地摘下这朵花,欣赏着它的美丽,心中默默祈愿,希望这是春风带来的吉祥预兆,为她带来好运。
去完善
释义
1. "遮莫":意指尽管、即使。在这里,诗句表达了尽管江头的柳色被遮挡住,但是曲江水边风景依旧美好的意思。
2. "日浓":"日"字指代阳光,"浓"字表示强烈,即阳光强烈之意。
3. "莺":这里指的是黄莺,是一种春季活跃的鸟类。
4. "及第花":指的是杏花。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及第是指考试合格得以进入官吏行列,而杏花被视为吉祥之花,因此古人常常用杏花象征及第登科。在诗中,春风及第花寓意着杏花的盛开象征着春风得意,成功及第。
去完善
赏析
《曲江红杏》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将春日里红杏的美好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首句以“遮莫江头柳色遮”开篇,既暗含了诗人观察视角的巧妙转换,也突出了红杏在众多江头柳树中的显眼程度,让读者立刻感受到春的气息。接下来的“日浓莺睡一枝斜”描绘出午后的静谧气氛和微风吹拂下的红杏婀娜姿态,让人陶醉于春意盎然的景象。
紧接着,诗人又以“女郎折得殷勤看”展示了人们对于红杏的喜爱之情,将其视为春天最美好的象征。而最后一句“道是春风及第花”则寓意着红杏也是传递幸福、吉祥的象征,它将春风、及第这些美好愿景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郑谷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对红杏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活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诗人的匠心独运和对春天的深情寄托,使得这首《曲江红杏》成为唐代咏物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曲江红杏》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唐朝末年。在这首诗中,郑谷描绘了曲江池畔的红杏美景,表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寻求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郑谷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直到晚年才被授予官职。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也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百姓的疾苦。
在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衰落阶段,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生困苦。然而,郑谷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杏园晴日暖花开,满路游人夹御街。一片白云连帝阁,数枝红杏出墙来。”这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