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诗
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
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
道路看行旅,田畴验老农。
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矫矫望明日,谁能挂起红色窗帘?
乌云消散如轻纱,晴空万里阳光照耀。
沿途观赏行人,田间观察老农。
天地之间,今日情致无限,众人眼中无烦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朝霞:即早晨的彩霞。
2. 矫矫:高傲、雄健的样子。
3. 明天末:天边的曙光。
4. 绛帐:指红色帷幕,这里形容彩霞。
5. 薄翳:微薄的云彩。
6. 晴日放先锋:晴朗的天气让阳光领先于云雾出现。
7. 道路看行旅:在路上观察旅行的人。
8. 田畴验老农:在农田边与老人交流了解庄稼情况。
9. 乾坤今日意:今天的天气。
10. 群目散愁容:大家看到美好的景色都散去忧愁的表情。
去完善
赏析
《朝霞诗》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以朝霞为线索,通过对朝霞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通过对朝霞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用“矫矫”来形容朝霞的壮丽,用“绛帐”来比喻朝霞的红艳,形象生动,使人们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朝霞之中。
颔联“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进一步描绘了朝霞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阴云与晴日,突出了朝霞的美好。他用“薄翳”来形容阴云的消散,用“先锋”来形容晴日的出现,使得这一景象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道路看行旅,田畴验老农”,则是通过对行旅和老农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朝霞下的生活场景。诗人用“道路看行旅”来表达行人欣赏朝霞的心情,用“田畴验老农”来表达农民在朝霞下辛勤劳作的场景,使得这一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尾联“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则是对整个朝霞景象的总结。诗人用“乾坤今日意”来表达朝霞所带来的美好心情,用“群目散愁容”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朝霞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朝霞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朝霞、行旅、老农等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霞诗》是宋朝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仁宗时期(1023年-1063年)。
在这段时间里,郭印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在官场生涯中并未能获得显赫的地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文人墨客们也纷纷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郭印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的诗歌作品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特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