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曲终了,我们已经走过了松陵的漫漫长路,回望时只见烟雾笼罩的水面映衬着十四座桥影。

去完善
释义
松陵:地名,今江苏吴江一带;十四桥:虚指,形容桥梁众多,也可理解为特定的地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上片通过“自作新词”“低唱”“吹箫”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和谐愉悦的互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造诣。下片则将视角转向外部环境,“曲终”之后,行至松陵路尽头,再回首眺望那烟波浩渺中的十四桥,给人以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感。
整首诗结构精巧,从个人情绪延伸到自然景物,由近及远,层次分明。语言清新隽永,既有音乐美,又有画面感,充分显示了姜夔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旅途中的宁静与美好,更引发人们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彼时姜夔已是文名远扬的词人。这一年他途经吴江垂虹桥,正值冬日黄昏,寒风萧瑟。在这样的景致中,姜夔忆起往昔与歌妓小红相知相伴的美好时光。小红是他挚友范成大的家伎,因欣赏姜夔才华而结缘。此刻,诗人独自凭栏,想起小红婉转低唱,自己吹箫相和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意境悠远的绝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