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亨道至能对棋月下文振闻后堂歌声逃席而起

标题包含
亨道至能对棋月下文振闻后堂歌声逃席而起
高梧动凉吹,月色如新磨。 吾侪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烂柯。 中庭人语寂,玉佩鸣相摩。 胜士何洒落,俗子谁讥诃。 安得玉跳脱,酌我金叵罗。 昭华不露面,独茧抽长歌。 径令郑子真,飞梦巫山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大树摇曳着凉风,月色如水般明亮。 我们这些胸怀冰雪的人,在这样的美好夜晚如何度过呢? 这两位客人确实不一般,下一局棋恐怕会如同神仙对弈般不知岁月变迁。 庭院里的人们已经寂静无声,只剩下玉佩摩擦的声音。 那些洒脱的人儿,有谁会对他们进行无端的讽刺和嘲笑呢? 希望有那轻盈的玉跳脱能斟满我的金叵罗酒盏。 美好的时光无法永远留存,就像独茧抽丝成线,只留下一首漫长的诗歌。 那就不妨让郑子真那样的人,在梦中飞往巫山的深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2. 凉吹:凉爽的微风。 3. 新磨:比喻月亮明亮如同新磨过的镜子。 4. 吾侪:我们这些人。 5. 冰雪胸:指具有高洁品质的人。 6. 二客:指诗人所提到的两位客人。 7. 信不凡:确实不同寻常。 8. 一局:一盘棋局。 9. 烂柯:指时间流逝。 10. 中庭:院子中央。 11. 玉佩:古人佩戴的玉饰。 12. 胜士:才德出众的人。 13. 洒落:潇洒脱俗。 14. 俗子:平庸之人。 15. 讥诃:指责嘲笑。 16. 安得:怎么能得到。 17. 玉跳脱:玉器的一种。 18. 金叵罗:一种酒器。 19. 昭华:美好的时光。 20. 独茧:独自编织蚕丝。 21. 长歌:长篇诗歌。 22. 郑子真:古代隐士。 23. 飞梦:梦中飞翔。 24. 巫山阿:指巫山深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亨道至能对棋月下文振闻后堂歌声逃席而起》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月色下的宁静景象和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首联“高梧动凉吹,月色如新磨”,以形象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景象:高高的梧桐树下,凉爽的微风轻轻拂过;明亮的月光犹如刚刚磨过的镜子,熠熠生辉。诗人以此开篇,为整首诗营造了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联,分别描述了诗人和友人的高雅情致。诗人以冰雪比喻自己和友人高尚的品质,表达出他们对这美好夜晚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信不凡”、“欲烂柯”等词句,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弈时的专注投入。诗人还通过“玉佩鸣相摩”的形象描绘,传达了庭院中人声寂静、气氛肃穆的场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胜士何洒落,俗子谁讥诃”,表达了对品格高洁之士的赞赏和对庸俗之人的鄙视。诗人渴望获得一只精美的玉跳脱(一种饰品),用以盛放美酒,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的“昭华不露面,独茧抽长歌。径令郑子真,飞梦巫山阿”,则暗示诗人希望以悠扬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亨道至能对棋月下文振闻后堂歌声逃席而起》是南宋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但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在这个阶段,方岳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江西提举、江南东路转运副使等官职,但因不满权臣的独断专行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了他半隐居的生活。他的诗歌创作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高峰,以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现实矛盾为主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很复杂。一方面,南宋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艺术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边疆危机不断。在这种背景下,方岳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以诗歌为武器,关注民生,揭示社会矛盾,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