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飞庙迎神引
剑歌兮击筑,茭青兮蓼绿,夕济甬兮沉玉。
步巫兮禹孙,葺神藩兮楚军,神之乘兮海云。
噀芳兮越咒,斩将兮神祐。
秋零露兮为醑,春集鸦兮神语。
风萧萧兮满旗,云之车兮来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剑声如歌鼓声敲,青草生长绿水漂,夕阳时分共登舟,玉沉大海声悄悄。
大禹后代走巫步,灵神庇佑楚国军,神明降临在海云间。
喷出芳香为越咒,斩杀敌军有神佑。
秋天露珠做美酒,春日群鸦传神语。
风吹战旗猎猎响,云端神车驶过来。
去完善
释义
1. "剑歌兮击筑":剑歌,指挥舞利剑时唱的赞歌;击筑,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这里指歌颂英勇事迹的歌舞表演。
2. "茭青兮蓼绿":茭,指水边的水草;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这里形容水域风光的美好景象。
3. "夕济甬兮沉玉":济,渡过;甬,浙江甬江;沉玉,投河自尽的玉女。这里指在夜晚渡过甬江时,想起了投江自尽的玉女的传说。
4. "步巫兮禹孙":步巫,指巫师在举行祈祷仪式时的舞蹈;禹孙,指大禹的后裔。这里描述了祭祀过程中巫师的舞蹈以及祭坛上供奉的大禹后裔的神像。
5. "葺神藩兮楚军":葺,修建;神藩,指神灵庇佑的地方;楚军,指楚国军队。这里描绘了修筑神庙的场景,以及楚国军队在神灵庇佑下战斗的情景。
6. "神之乘兮海云":乘,乘坐;海云,指海上云彩。这里形容神灵乘坐着海上的云彩降临的景象。
7. "噀芳兮越咒":噀芳,喷出芳香之气;越咒,越地的咒语。这里描述了祭祀过程中喷出芳香之气以及念起越地咒语的场景。
8. "斩将兮神祐":斩将,战胜敌人;神祐,神灵的庇佑。这里表示在神灵的庇佑下取得胜利。
9. "秋零露兮为醑":零露,秋天的露水;醑,美酒。这里描述了秋天收集露水制作美酒的情景。
10. "春集鸦兮神语":集鸦,春天聚集的乌鸦;神语,神灵的话语。这里表示在春天的时刻,乌鸦聚集在神庙周围,仿佛在聆听神灵的话语。
11. "风萧萧兮满旗":萧萧,风声;满旗,挂满旗帜。这里描绘了祭祀时风声呼啸,旗帜飘扬的场景。
12. "云之车兮来思":云之车,指神灵驾临的车子;来思,指神灵降临。这里表示神灵驾着云彩降临人间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婉约的语言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诗人以“剑歌”开篇,展示了壮丽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斗争精神的赞美。接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茭青兮蓼绿,夕济甬兮沉玉”,将战争的残酷与大自然的美好进行了鲜明对比,凸显了生命的无常与战争的残酷。
诗中,“步巫兮禹孙,葺神藩兮楚军,神之乘兮海云”,描述了勇敢的将士们,如同大禹的后裔一般,勇敢地修筑防线,抗击外敌。他们坚守信仰,坚信有神明的庇佑。“噀芳兮越咒,斩将兮神祐”,更表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只要心怀正义,神明定会保佑他们取得胜利。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秋零露兮为醑,春集鸦兮神语。风萧萧兮满旗,云之车兮来思。”诗人借秋天的寒露、春天的群鸦,暗示战争的艰辛与时光的流转;而那风中飘扬的战旗、翻涌的云海,则象征着勇士们的坚定信仰和对胜利的期盼。整首诗歌,既有激昂的战斗豪情,又有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佽飞庙迎神引》是南宋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79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谢翱正身处南宋灭亡的历史巨变之中。他曾是文天祥的幕僚,参与抗元斗争,后随文天祥转战各地。南宋末年,蒙古帝国入侵中原,局势动荡,民生疾苦。谢翱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的诗歌作品,如《楚歌》、《西台恸哭记》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在《佽飞庙迎神引》这首诗中,谢翱以英勇善战的神话人物佽飞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抒发了对南宋灭亡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未来复兴的坚定信念。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谢翱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