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标题包含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唐,字尧宾,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主要活动在贞元、元和年间(785-820)。 曹唐出身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没有弹奏清瑟梳理霓裳,尘世之梦怎知仙鹤之梦漫长。 山洞里天空春光寂静,人世间却找不到月亮苍茫的路。 白玉沙滩和瑶池边的草连着溪流碧绿,流水中桃花盛开满涧芬芳。 清晨的露水和风中的灯光都已消失,这一生再也无法去拜访刘郎了。
去完善
释义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是唐代诗人曹唐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歌。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清瑟:指清脆的弦乐器声。 2. 霓裳:指神仙的衣服。 3. 鹤梦:比喻超越世俗的愿望。 4. 洞里:这里指的是“刘阮入天台”的故事中的仙女洞府。 5. 春寂寂:形容春天宁静的景象。 6. 玉沙:指玉石般的沙子。 7. 瑶草:指仙境中的仙草。 8. 流水桃花:描述溪水流动时与岸边的桃花相互映衬的美景。 9. 晓露风灯:清晨的露水和被风吹动的灯火,形容景象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10. 刘郎:这里指的是刘阮,即故事中的主人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首联以“不将清瑟理霓裳”开篇,暗示了诗人在红尘俗世中无法听到美妙的音乐,也表达出对神仙世界的渴望。颔联“尘梦那知鹤梦长”则是对比人间梦境和仙界梦境的不同,指出诗人对于红尘的厌倦。颈联“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则描绘了仙境的景象,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尾联“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则再次强调了对尘世生活的失望以及对神仙世界的执着追求。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感情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无尽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子洞中有怀刘阮》这首诗出自晚唐诗人曹唐之手。曹唐生活在公元9世纪初至10世纪中叶的唐朝末期,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影响,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 在这首诗中,曹唐以刘阮入天台采药为题材,描述了刘阮在仙女洞中的故事。诗中以刘阮的视角描绘了仙境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道教思想的影响。在唐朝时期,道教被视为国教,对国家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曹唐作为一位诗人,受道教思想熏陶,将道家哲学融入诗歌创作中,通过描绘仙境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