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他在东郊的小路上赏花游玩,那份风姿竟让整个洛阳城的人都为之侧目。
去完善
释义
东陌:洛阳城东的道路,以繁花似锦闻名。
去完善
赏析
全诗短小精悍,却极具画面感。开篇两句通过“白玉”这一比喻勾勒出一位容貌出众、气质非凡的贵族少年形象,而“回车渡天津”的动作则赋予其动态之美。后两句将场景切换到洛阳城外的春日花海中,“看花”表现了他的闲适与高雅,而“惊动洛阳人”则从侧面烘托出他的风采卓然。整首诗虽未直接描绘洛阳的繁华,但借由这位少年的活动,巧妙地折射出大唐盛世的蓬勃生机与人文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漫游中原时期,正值他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当时李白初至东都洛阳,这座繁华似锦的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诗中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驾车经过洛阳城外的天津桥,在春日陌上赏花的场景。这既展现了唐代洛阳的繁华盛景,也折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和浪漫情怀。通过描写这位引人注目的"白玉郎君",李白表达了对青春韶华的赞美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