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苏幕遮

标题包含
苏幕遮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年),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梅尧臣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成功。后来,他在家乡附近当了一名地方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夕阳洒满大地,青翠的草色在暮霭中显得苍老而凄凉。
去完善
释义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泛指游子。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时光易逝、离人难归的主题。开篇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江边景色,“露堤平,烟墅杳”营造出一种朦胧清新的氛围。接着,词人用“乱碧萋萋”点染出春草的繁茂,同时引出“庾郎”的形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融为一体。 下片转入情感的抒发。“接长亭,迷远道”暗示了游子的漂泊无依,而“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则直接表达了对游子迟迟不归的埋怨与牵挂。结尾处“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既是对春光消逝的惋惜,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最后,“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萧瑟凄美的意境,令人低回不已。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象鲜明,情景交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堪称咏春怀人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梅尧臣在仕途上历经坎坷,此词大约作于他中年以后的某个春天。彼时的他饱经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沉的感悟。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他漫步江堤,目睹春草萋萋、梨花飘落的景象,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愁绪。既有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融入了游子思乡、倦于漂泊的惆怅,遂提笔写下这首意境深远的《苏幕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