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由此可知,兵器是凶险之物,圣人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
去完善
释义
条支:古代西域国名;天山:位于今新疆与中亚交界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展开描写,通过“去年”“今年”的对比,以及边塞战场地理位置的变化,展现了战争的连绵不断。开篇四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战争画面,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氛围。接下来,“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一句,既写出了战争的持久,也表现了战士们的艰辛与痛苦。“匈奴以杀戮为耕作”等句则进一步揭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将主题深化。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厚,情感强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大唐帝国武功赫赫,四处征战。李白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虽有报国之志,却也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疮痍。在李白的人生旅程中,他渴望建功立业,但更向往和平与自由。此诗便是他有感于连年征战、生灵涂炭的残酷现实而作,借古讽今,表达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殷切渴望。
去完善